吉木乃县:织好实景课堂“三张网” 打造国通语学习“实践站”
2023年以来,吉木乃县坚持以实物、实景、实例为载体,通过打造教学阵地、丰富培训内容、强化教学队伍三举措,以“沉浸式+体验式+贯穿式”教学模式,助力农牧民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
打造教学阵地,织牢“保障网”。遵循与村(社区)特色优势相结合、与农牧民群众技能提升相适应的原则,将电焊、烹饪、种养殖等技术与学用国通语相融合,打造“实景课堂”教学点54个,为农牧民群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建立“实践阵地”,不断提升农牧民群众学用国家通用语言的意识和能力。制定《吉木乃县关于打造国通语“实景课堂”示范点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乡(镇)村(社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景课堂”工作责任。
丰富培训内容,织密“学习网”。以“常态化、受欢迎、有成效”为教学目标,分类制定教学计划,采取“理论+技能+实践”的方式,围绕种养殖技术、农(牧)家乐服务、商超日常应用等10类主题,开展“场景式”“演绎式”“对话式”实景教学45期,覆盖群众4000余人次,提高农牧民实用技能和口语表达水平。深挖选树学用国通语典型,推出“‘语’梦同行”特色品牌栏目,采取“自拍+跟拍”的方式,走进田间地头、农舍棚圈、个体商户,讲故事、谈变化、树标杆,激发农牧民群众学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积极性。
强化队伍建设,织实“服务网”。组织村(社区)辅导员和本地技术能力强、干事创业口碑较好的种养殖大户、农家乐老板、超市店长等共同组建“实景课堂”教学队伍25支,通过日常指导、结对帮带等方式,使村(社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景课堂”教学有序开展。针对偏远牧区群众,由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组建18个送学小分队,分片在县乡牧办、流动毡房设立“中心学习户”、开设“牧区实景课堂”,实现1600余名牧区群众就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