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生灵 生活在冬牧场的牛羊

阿勒泰新闻网讯:对于以游牧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图瓦人来说,人与动物的关系格外紧密,尤其在长达半年的漫漫寒冬中,牧民的衣食出行,样样离不开牲畜的帮助。厚实的狐狸皮帽子、肥美的牛羊肉、醇香新鲜的热奶茶是萧瑟日子里最大的慰藉。对于动物们来说,主人的照料和喂养,是它们过上温饱生活的保障。

喀纳斯水草丰美,是牧民们能够一年四季生活于此的主要原因。为了准备牲畜们的冬日口粮,牧民从每年7月中旬就要开始打草的活计了,直到草枯了雪落下来才停止。打的草太多来不及运回家,只好在原地堆成一个又一个沃陶。
沃陶在蒙语里就是草堆的意思,沃陶外面用木头围起来并挖上水沟,防止牲畜跳进去。每个沃陶大约堆30

方草,也就是两吨左右,每家视自己家牲畜的多少拥有不一样多的沃陶,最多的人家有三四十个。
当冬季来临,山里的雪一两米深的时候,牛羊无法到野外觅食,就只好依靠主人储备的干草度日。尤其是羊的刨食能力较弱,无法像牛马一样用蹄子刨开积雪,探寻雪地之下的零星枯草。相较于牛马,羊是柔弱矮小的,它们总是成群结队地出发又归来,一个个耸动在山林间,一个个浑身盖满大雪,像盖着一条厚厚的棉被,与天地融为一体。当山间寒风呼啸时,羊圈却是温暖踏实的。

高大能干的马则要辛苦一些,它不但要负责运送存放在山里的草料,还承担着主人出行的重任,能者多劳。大雪封山的时节,车辆行人都无法在深雪中通行,唯有马匹和爬犁可以畅通无阻的踏雪而行。不论是去河边取水,还是去冬窝子拉运饲料,马爬犁都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它在雪地中的优良表现和性能胜过所有汽车摩托,而它消耗的“燃料”却比汽油便宜一百倍。
奔腾在草原的骏马英姿飒爽,不知疲倦,似乎可以永远奔跑下去。而行走雪地的马匹是艰辛的,它虽然沉默不语,但从满身的冰霜和疲惫的神情可以想象它之前经历了什么。但又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让迟缓矮小的牛羊来代替它。

牛羊的冬天清闲舒适,不用为吃喝担忧,主人会定时定点投食;也不用劳动,因为没有它们能胜任的活。它们唯一的任务便是储存热量,让自己长得膘肥体壮、肉质紧实,以便卖出一个好价钱,以便口感鲜美。
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之冬,一切有生命有气息的东西都是可爱的,一匹哈着白气的马,一群游荡而来的牛,一只飞蹿雪的小狐狸……设想要是没有这些生灵,苍茫雪原该多么荒凉,寒冷漫长的冬季该多么难熬。






乐途旅游网摄影师吴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