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幸福额奋斗者】富蕴:“产业园”里的幸福生活
阿勒泰新闻网讯(通讯员 杜克军)一棚一圈一果园,再加一个烧烤店,构成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吐尔洪乡拜依格托别村南疆务工人员的“幸福产业园”。“幸福产业园”里菜满棚、禽满圈、果满园,烧烤店赚了钱,让南疆兄弟把这里当成了“乐不思蜀”的幸福家园。
为了让他们留得下、有活干、有钱挣、能致富,富蕴县自然资源局驻拜依格托别村工作队通过与来自和田地区墨玉县的4名务工人员的沟通交流,根据他们的个人愿望、技术特长,“量体裁衣”的为他们建起了既保生活稳定又保增收致富的“幸福产业园”,使他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就业创业,与本地建档立卡贫困户一道,摆脱贫困开启幸福新生活。
种蔬菜、养家禽,日子生活有保障
“南疆兄弟的‘菜蓝子’,我们实行村党支部书记负责制,由热合曼同志全面负责他们的日常生活保障工作,务必让他们住的好、吃的好。”拜依格托别村第一书记哈德别克给支部书记热合曼下达了“硬任务”。
本着“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的原则,由工作队成员负责绘制建蔬菜大棚和养殖棚圈的图纸。“蓝图”规划好后,经与吐尔洪乡党委、政府领导协商,把托普铁列克村废弃多年的蘑菇大棚钢架运来,变废为宝,再次利用,其余所需材料由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出资采购。

通过组织动员村民投工投劳,利用一周的时间,为南疆兄弟建起了高标准的蔬菜大棚和养殖棚圈。在菜苗选择上,充分考虑到南疆兄弟的饮食习惯,选择他们喜欢的蔬菜品种,在大棚里种植了10余种蔬菜。
工作队还依托阿勒泰地区正在实施的“三苗”工程,购买了100只鸡苗、红嘴雁等家禽养殖在棚圈内。种蔬菜、养家禽,极大地丰富了南疆兄弟的餐桌,大大减少了他们的生活开支,为他们节省了一笔不小的费用。
南疆兄弟们纷纷表示:“在这里,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暖。今后,我们都要像总书记说的‘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永远不分离。”
种浆果、开饭店,高高兴兴把钱赚
“做好南疆兄弟的生活保障只是基础性工作,让他们有钱赚,日子有奔头才是最终目的。结合我们村的林业资源和他们的技术特长,我们要帮助他们种小浆果、开烧烤店,让他们在这里创业致富。”村第一书记哈德别克主动当起了南疆兄弟们的“大管家”。
工作队发挥专业优势,把部分村集体地种植的黑加仑、树莓交给南疆兄弟管理。在种植管理上,工作队“手把手,心贴心”的向他们传授经验和技术。在果品销售上,工作队早已与新疆戈壁果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利益共享受,风险共担”的长期售销合作协议,让拜依格托别村所有小浆果种植户不愁销路,利益得到保护。
村第一书记哈德别克帮南疆兄弟算了一笔帐,每公斤黑加仑现在市场价是15元,黑加仑亩产400公斤左右,今年南疆兄弟负责管理的5亩黑加仑可以为他们创造3万元的经济收入。
南疆的烤全羊、烤包子,北疆的手抓肉、风干肉,都是享誉八方的名吃,是待客的上品。吐尔洪乡是“旅游大乡”,餐饮服务业异常“火爆”。

工作队积极发挥南疆兄弟的技术特长,由工作队出资为他们建了一个多功能的馕坑,购买了一个现代化的烤炉,做好了“念生意经”的准备。
经过工作队“牵线搭桥”,南疆兄弟的烧烤店与景区餐馆、本村“农家乐”“牧家乐”组成“餐饮服务联盟”,共同开拓餐饮服务市场。南北疆佳肴做搭配,恰似一对“天仙配”,南北疆兄弟们制作的“全羊宴”,已经成为吐尔洪乡的地方名菜,游客的首选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