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幸福的奋斗者】阿勒泰市:百合花儿开 村民绽笑颜
阿勒泰新闻网讯(通讯员 美丽)近年来,阿勒泰市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护土地生态的基础上,引导农牧民发展特色种植,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据悉,红墩镇萨亚铁热克村人多地少,人均土地不足三十亩,主要以种植油葵、玉米等传统经济作物为主,经济效益较低。为了让土地产出更多经济效益,村“两委”和“访惠聚”工作队决定改变该村种植结构,请地区农业局的专家对土地进行“问诊把脉”,引导村民发展特色种植。

“其实,刚开始大家对种百合花还是有些犹豫,种不好咋办、卖不出去咋办?”红墩镇萨亚铁热克村第一书记刘敏说。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工作队和村“两委”率先在村委会院内种起了百合,挨家挨户宣传种植百合花的发展前景,请种植专家教村民种植技术,积极打通销售渠道,在探索和学习种植技术的同时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以前我们都在院子里种花,现在种了百合,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真是一举两得。”村民郁根起说。
萨亚铁热克村村民李红秀在自家院子里开办了农家乐,这几年经营的红红火火。起初为了装饰庭院种植百合花,后来通过村委会宣传科普,她发现用百合花制作鲜花酱往外销售也是一个商机。“百合作为常用中药材,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花瓣也可以制作酱。”李红秀说,通过制作纯天然百合花酱,短短12天挣了5000元。
同时,萨亚铁热克村通过土地整合流转形式,对村内300亩“小块”土地进行整合,“小块并大田”,流转给种植大户,大规模种植百合。在用工方面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每人每天能获得200元收入。
“我把20亩地交给了承包商,每亩可以领到300元的承包费,现在我和妻子还可以去百合基地打工,每人每天还有200元的收入,这样算下来,我们一年的收入是前几年的好几倍呢!”村民胡安·哈陪说。

据萨亚铁热克村第一书记刘敏介绍,近年来,萨亚铁热克村借助“户儿家”民族团结文化和距市区较近的优势,依托吉林援疆项目在“户儿家”后院百合种植基地沿线打造“户儿家”一条街,大力鼓励村民发展旅游业,开办“农牧家乐”,引导村民在房前屋后和庭院空闲地种植百合,让游客既可以感受民族团结历史文化的熏陶又可以观赏到“百合花海”的美景。
“后期,我们将以打造‘康养小镇’为目标,对其余的零散土地进行再次整合,鼓励村民发展绿色百合种植和百合产品深加工,切实走上依托百合花致富的特色旅游之路。”萨亚铁热克村第一书记刘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