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委员服务管理 促进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加强委员服务管理促进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布尔津县政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沈持英
政协的优势、活力、潜能都蕴藏在政协委员之中,他们是人民政协开展工作的基础和主体。政协职能作用的发挥,正是通过政协委员有组织履行职能的活动来体现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政协工作的重要方面,工作的基础和关键是确立依靠委员的理念,思想上强化委员主体意识,工作上发挥委员主体作用,行动上贴近委员主动服务,依托委员的力量,真正促进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借鉴各地政协近几年加强委员服务管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工作实际,我认为政协机关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服务管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不断提升委员履职能力和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尊重主体,切实为委员履职服务
政协机关要切实为委员的履职活动服务。一是要帮助委员及时掌握政策,知晓民意。政协机关要定期组织委员学习《政协章程》和新时期政协统战理论,首先要把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学习上,通过集体学、自学、反复学、原汁原味学等方式,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宣传上,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优势,采取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万家”活动;鼓励委员主动承担起辅导员、宣传员的责任,以实际行动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的学习;积极组织广大政协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面对面宣讲活动,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各族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还要积极为委员知上情、晓民意,广辟渠道,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把上级有关稳定工作精神以及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向委员们通报,学习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重要精神。使委员们既及时掌握领会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又了解基层的社情民意,为委员参政议政、知情出力提供良好服务。对委员们提出的提案、意见和建议,政协机关不能送交部门办理就了事,而要跟踪了解督促,必要时还应组织办理单位与委员座谈,让委员不仅知晓自己所反映社情民意取得的成果,而且了解办理全过程;对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因客观条件所限一时难以解决的,政协要多做说服解释工作,增强委员知情问政的信心和决心。二是要帮助委员就地就岗参政议政。政协机关要积极和委员所在单位联系,支持委员参加所在单位的活动,鼓励委员就地就岗搞调研,就地就岗参政议政。并时常与委员座谈、联系,了解其参加所在单位活动和发挥作用情况。对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政协机关要及时与相关部门协商,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要让干部群众感受到政协委员向上反映的问题受重视,进而使委员们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和代言人。三是帮助委员解决工作或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委员在工作或创业中遇到的各种个人难以解决的困难,政协机关要主动为委员排忧解难。
二、创新方式,活跃委员联系形式
委员们来自不同界别和阶层,分散在社会各个不同的岗位,要切实为委员服务,就必须加强与委员的密切联系,不断探索活跃委员活动与联系的有效形式。探索“主席接待日制”。规定每月的一天,由主席、副主席轮流接待委员,针对委员界别特点,面对面倾听他们的呼声和建议。主席接待以朋友身份出现,使委员倍感亲切,易于敞开心扉,沟通思想,增进共识。完善“委员走访制”。把平时的委员走访定为“委员走访制”。由主席副主席、专委会主任带领机关工作人员,深入到委员所在单位,接触了解、谈心交友、寻贤问计,帮助委员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走访委员时要做到普遍走访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经常走访和临时走访相结合,交心务虚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确保委员在每届任内至少被走访一至两次。发挥专委会作用,每季度活动不少于一次,小组活动由专委会牵头出题目,确定调研课题、视察内容等,将提案和社情民意任务分解到各个界别,在规定委员每年反映社情民意不少于一条的基础上,规定每个专委会委员每季度提供社情民意不少于一条,政协机关每月至少编发两期以上有分量的社情民意。这样不仅能把委员紧密联系起来,同时拓展了委员的履职空间和参政的信息面。政协机关对委员反映的社情民意,要做好收集、编辑、及时上传、跟踪和反馈工作,建立完善有关成果处理和反馈通报制度,发挥好桥梁作用,使委员参政议政的成果和呼声意愿及时最大限度地得到关注和重视,促进其在推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以增强政协工作的实效性。开展优秀履职委员评选活动。按照委员从事调研活动记载、提出提案质量、岗位成果等进行考核评优。优秀比例一般占委员总数的15%。在每年政协全会上,对优秀委员进行表彰,增强政协的凝聚力和委员的光荣感。建立“委员联系卡”。政协每半年发放一次联系卡,用于了解委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状况,收集社情民意,帮助委员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难。使委员能及时反映基层群众的呼声和意愿,以及碰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于委员所反映的事项,政协要积极通过相关部门争取在短时间内较好解决,把政协机关服务委员、服务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落到实处。
三、密切联系群众,组织委员开展基层调研活动
调查研究是委员参政议政的基础环节,也是委员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反映社情民意,提出意见建议、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和履行监督职能的重要途径。政协机关要严密组织、善于引导,全程优质服务。一要精心选题。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参政议政遇到的全局性、综合性、前瞻性课题很多。要遵循“口小、可深、能出实效”的原则,配合县委政府中心工作,谦听各方意见,精选调研课题。二要优组队伍。以课题为中心,邀请专业业务相近的委员和专家学者组成精干的调研小组。三要创新方法。将“走出去和请进来”、主动上门和约请介绍、召开座谈会和深入实地、委员个体微观视察与大组宏观调研相结合,全面了解实情,广泛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四要深研分析。把大范围协商与小范围研讨有机结合,集思广益,广纳良策,推出一批高质量、有分量和影响力、可行性和操作性强的调研成果,供县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四、优化制度,提升委员履职能力
制度建设是提升委员履职能力和政协机关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对委员在强调自律的同时,加强他律,做到自律和他律相结合,进一步规范委员参加政协活动的行为,使委员的主体作用有效持续发挥。另一方面,政协机关的服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能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完善新制度,从而寻到一条符合科学规律的委员成长机制和政协工作服务管理机制。健全委员列席政协常委会议制度。每次召开常委会议,根据会议中心议题和内容,邀请有关方面的政协委员列席,参加对有关问题的协商讨论,使委员的界别优势得到体现。完善沟通制度。包括全会、常委会期间和日常沟通等。全会期间,政协领导跟委员可以面对面的交流,常委会专题调研视察,邀请相关专业的委员参加并列席常委会议,提高沟通的专业性。在日常工作中,机关干部应经常与所挂钩的乡(镇)政协工委委员和对口部门的委员进行正常的沟通,以便及时了解委员所思所想,意见建议,更好地提供服务。坚持走访制度。每年春节、古尔邦节,政协都要集中开展专门走访委员活动。活动中,满腔热情地把党委、政府、政协组织对委员的关心带下去,将委员对政协工作的真知灼见、意见建议带上来。充分体现了政协组织关心委员生活,真诚倾听和反映委员的建议和愿望,为委员知情问政、履行职能创造条件。同时,征询听取委员对政协全会和政协机关工作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拉近政协领导和委员的距离,增进感情,有利于政协工作的开展。健全考核制度。对委员参加政协活动情况,包括参加全体会议、常委会议、委员小组活动、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以及界别、专委会活动等议政情况建立台帐,作为年度评选优秀委员的重要依据,以此督促委员积极参加政协活动。坚持述职制度。委员述职是委员报告自己的履职情况。在每年全会之前或全会期间,组织委员述职活动,并将委员述职报告报送所在单位领导签署意见,存入委员档案,作为委员评优和换届去留的重要参考依据。开展述职活动,能为委员提供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的平台,并能增强委员的责任感、光荣感和使命感,激发和促进委员积极履职。建立动态管理制度。对在一届中,一件提案不写,讨论一言不发,一条社情民意不提,两次无故不参加会议的委员,三次无故不参加常委会议的政协常委,按自动离职处理。对个别违法违纪的委员,及时严肃处理,保持委员队伍的纯洁性,并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巩固服务制度。一是科学设置委员日常管理工作机构和配备人员,做到精干高效。二是建立健全为委员服务网络,让每个委员与政协机关保持互动性经常性联系,为委员发挥作用提供组织保证。三是建立新的机关干部考核办法,通过加强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组织、制度建设,强化机关服务效能,为委员履职提供保障。四是鼓励政协机关干部在岗学习和深造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升为委员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新形势下的政协为人民服务工作,始终能体现时代性、更具科学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