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马克思主义强大真理力量 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时代
汲取马克思主义强大真理力量 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时代
地委副秘书长、地委农办(政研室)主任 李国强
今年是马克思诞生200周年。
马克思的伟大在于他开创了一个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事业—科学社会主义事业,他奠定了这个伟大事业的全部理论基础,并推动了这个伟大事业的实践发展。恩格斯指出:“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一切,都应当归功于他,现代运动当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应归功于他的理论和实践的活动;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结合学习原著及近期理论研讨收获,就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谈一些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真理力量
纵观人类整个思想史,还真的没有一个名字,能像马克思那样,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都如雷贯耳;没有一种理论和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的思想、文化、行动以及整个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如此深厚的影响,并且今后还在持续不断地影响着。
在进入新千年时,英国广播公司网上评选千年最伟大思想家风云人物,马克思位居榜首,这充分说明了马克思在时空两个维度的深刻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从何而来,有如下的体会:
1.吸收人类历史优秀思想成果,有着最深厚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如此长久地保持强大生命力,焕发出璀璨的真理光芒,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在人类社会积累起来的丰富的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列宁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主义从全部人类知识中产生出来的典范。马克思主义者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反对全盘否定和一笔抹杀过去历史上的一切优秀思想成就,而明确地承认自己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并把它们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揭示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时代的产物,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2.坚持批判与摒弃,有着与时俱进的宝贵品质。
当然,马克思不是简单地吸取前人的思想成果,而是批判地继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从根本上加以革命改造。可以说,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都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们都重新探讨过、批判过,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经过这样辛勤劳动和艰苦探索,才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严密的理论体系。
因而,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有着与时俱进的可贵品质。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是发展的,不是停滞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不是僵死的教条;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他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但是任何理论都有历史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因此我们在继承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时,我们依然保持了这个理论的优秀品质。
3.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努力,有着最坚实的群众根基。
早在中学毕业前夕,马克思就写了一篇题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文章,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指出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马克思愤怒于资产阶级学术为私有资本提供一切,他则发誓自己要究毕生精力为劳动者提供一切。正是源于这样的初心,马克思终其一生都在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苦苦追索,对劳苦大众的现实关怀贯穿其一生。
与此同时,在马克思看来,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最终都要通过群众的实践来实现。因而马克思的著作通篇充溢着一种对人类命运的强烈关怀,这使得马克思主义有着最为坚实的群众根基。
二、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丰硕成果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披荆斩棘,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拓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道路,相继取得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伟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立场。
1.理论层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旧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里取得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顺利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发展和应用,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步。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决策,并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这个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的深入,理论的创新,形成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一理论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我国在经济、政治、民生、文化、教育、科技、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已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2.实践层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历史贡献”。
中国共产党97年全部奋斗历史,可以概括为革命、建设、改革三件大事,取得了相应的三大历史性贡献,第一个伟大历史贡献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个伟大历史贡献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第三个伟大历史贡献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其成功的原因很多、经验很多,但其中最根本原因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三坚持不忘初心,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出,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就始终坚持要与现实互动、与时代互动、与人民互动,把“四个伟大”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贯通起来,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进行伟大斗争,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动力。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发扬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解决了许多长期以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新时代,面临国内外一系列重大挑战、重大风险和重大矛盾,更要通过伟大斗争继续加强中国共产党自我建设的决心,推进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信心。全党全社会要继续进行更为长期、复杂、艰巨的伟大斗争,在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中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力,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代化大众化中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凝聚力。在进行伟大斗争提高执政本领中,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打破旧理念,与固化矛盾、利益藩篱作斗争的精神动力。
2.建设伟大工程,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领导力量。
“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时代,面对“四大危险”“四大考验”的挑战,坚持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政治建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坚持思想建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全党理论武装,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坚持组织建党,尤其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掌握组织群众的规律,依靠群众、动员群众,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坚持制度建党,以制度建设规范权力、打击腐败、完善监督,形成中国共产党身正自威的形象,赢得人民的认可和信任,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伟大工程聚焦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极大地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领导力量。
3.推进伟大事业,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新时代,推进伟大事业就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不断丰富创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行动纲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并努力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我们要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4.实现伟大梦想,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实现。
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在实现新时代伟大梦想的道路上,坚持理论与实践互动,科学安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步骤,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实现。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实现伟大梦想道路中的阶段性难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最真实的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指向。新的历史方位,我们既要坚决兑现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趁势而上,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中华民族向着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方向迈进,以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实现。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200年的时光产生了无数的主义,也淹没了无数的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散发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决不是为纪念而纪念,决不是一种仪式,或一种形式,而应该从内心深处、灵魂深处去追根溯源,锤炼党性,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在马克思诞生200周年的特殊年份,我们更要增强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从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吸收智慧、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