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冷资源” 铺开富蕴全域旅游新画卷
阿勒泰新闻网讯(阿勒泰日报记者 古丽娜)自今年10月1日阿尔泰山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开启首滑,短短2个多月时间里,富蕴县已接待游客100.34万人次。
连日来,记者在走访可可托海镇、塔拉特村、阿尔泰山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时发现,富蕴县沉睡的“冷资源”已开始爆发出新能量。

富蕴县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地域和气候特点鲜明。其中,可可托海一月最高平均气温达零下14.6摄氏度,夜间最低气温达零下30.7摄氏度,冬夏最大温差达70摄氏度左右。
近年来,富蕴县大力推动冰雪与旅游、体育等产业“联姻”,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与日俱增。围绕冰雪资源开发形成冰雪经济产业,不仅促进了滑雪等产业链条的延伸,还带动了宾馆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文化广告业等配套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深入挖掘冰雪“冷资源”优势,推动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季节特点的冰雪游、红色游、民俗游、生态游、乡村游、体育游、自驾游等冬季旅游优质产品,使富蕴县成为“全时全季全域皆宜”的旅游精品地。
◆用足冷资源打造全域旅游品牌

以往,一提到冬天的可可托海,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冷”,而随着冰雪资源的深入开发,热“雪”沸腾的可可托海广受好评。
为加快打造全域旅游精品地,富蕴县编制了《环伊雷木湖乡村振兴旅游规划》《阿尔泰山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一期规划》等旅游规划,形成层次分明、相互衔接、规范有效的规划体系,推进该县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场为核心,打造了一批秋冬季旅游产品,重点推出“2+6”(2个雪场、6个景区)模式,形成可可托海千米落差高山滑雪、可可托海红色研学游、“额河第一村”民俗风情体验游、国家矿山公园红色记忆游、可可托海大峡谷自驾游等一系列极具个性化、体验性和参与性的旅游品牌,让各类群体均能找到心仪的旅游项目。
◆完善全方位服务加速旅游升级

全域旅游要展现全方位服务,让游客有更多选择,需要实现各项旅游服务支撑。
今年以来,富蕴县多管齐下完善旅游全方位服务和安全保障,加强旅游执法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衔接,完善统一受理旅游投诉举报机制,积极运用“12301”智慧旅游服务平台、“12345”政务服务热线、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咨询中心等多种手段,形成线上线下联动、高效便捷畅通的旅游投诉举报受理、处理、反馈机制,防止欺客、宰客等事件发生。严格酒店服务流程和标准,提升住宿服务质量,定期不定期对165家住宿单位服务态度、食品卫生、消防安全、从业人员服务培训和疫情防控等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游客住得舒心、放心、安心。
全力改善旅游公厕管理,县城内18座旅游公厕实行专人管理、17小时开放,可可托海景区6座旅游公厕实行与景区开放时间同步,确保主要旅游景区、旅游线路以及客运列车、车站等场所厕所数量充足、干净卫生。强化旅游安全保障,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强化对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设施设备和旅游客运、旅游道路、旅游活动等重点领域及环节的监管,提高景区应对灾害风险能力。
加强旅游线路畅通保障,采购价值近1000万元的冬季清雪设备,保证富蕴县城至可可托海镇、可可托海镇至滑雪场及各景区的冬季道路畅通,组织20辆大巴、20辆越野车全时段保障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雪友转运。大力提升阿尔泰山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服务水平,先后举办旅游、住宿、餐饮等9期培训班,培训冬季旅游从业人员近700人。
◆实施系统营销全力提升知名度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和“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实现,富蕴县冰雪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
年初,富蕴县建立政府、行业、媒体、公众等共同参与的整体营销机制,整合利用各类宣传营销资源、推广联盟等合作平台,形成上下结合、横向联动、多方参与的全域旅游营销格局。同时,在县域内交通要道、重要路口等处设置宣传栏、宣传海报,展示县域内景区景点,让来往游客直观感受富蕴旅游品牌和旅游特色,并吸引途经该县的旅客主动留下来。将冬季旅游宣传画册、冬季旅游宣传视频摆放至各酒店、旅游公厕及餐饮企业,营造全天候、无死角宣传氛围。
在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多渠道进行旅游宣传的同时,借助2021年北京服务贸易展览会、第十五届新疆冬季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等影响力大的活动实施旅游营销,邀请《新疆是个好地方》《美丽中国行》《秘境中国》等栏目组进行专题专访,提升“富蕴旅游”品牌知名度,并积极引导各族群众树立“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理念,重点面向目的地居民开展旅游知识宣传教育,强化居民旅游参与意识、形象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优化旅游人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