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雪都”阿勒泰奏响冰雪狂欢乐章
——首届阿勒泰滑雪节暨十六届“人类滑雪起源地纪念日”开幕阿勒泰新闻网讯(阿勒泰日报实习记者努尔孜拉·金恩斯 图片来源阿勒泰日报记者阿尔达克·拜斯汗 实习生也斯泰·阿斯哈尔)雪舞冰封炫北国,银装素裹耀边城。1月16日,在全国唯一坐落在城市中的高山滑雪场——阿勒泰市将军山滑雪场,首届阿勒泰滑雪节暨十六届“人类滑雪起源地纪念日”开幕。

距今一万年以前,阿勒泰先民就开始了滑雪活动,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乡敦德布拉克洞穴彩绘岩画中就有描述,岩画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在冰雪覆盖的独特天气中,旧石器时代的阿勒泰先民们为了生存需要,用毛皮制成了原始滑雪板,用以交通和打猎,在冰雪中自由驰骋。


2006年,我国资深专家学者和阿勒泰地区向世人发布了《阿勒泰宣言》,宣告“人类滑雪从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起源”!这声音伴着纷飞的雪花,震撼了世界滑雪起源研究论坛,并确定每年的1月16日为“人类滑雪起源地纪念日”。

“这次‘人类滑雪起源地纪念日’活动,是地区为助力北京冬奥会举办的110项冰雪活动之一。”阿勒泰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叶尔波力·吾尼尔汗告诉记者,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冰雪旅游活动,不断提升阿勒泰冰雪旅游的知名度和国际化程度,如今的“人类滑雪起源地纪念日”已成为阿勒泰走向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此次活动由全国越野滑雪比赛冠军达木·马依勒汗等人带领的越野滑雪队拉开序幕。古老毛皮滑雪、高山滑雪以及雪地摩托、雪地滑翔伞、直升机滑雪等多项表演,让现场民众尽享冰雪之趣。

在阿勒泰,滑雪并不只是岩画和文物中所存在的“历史”,当日,由百人组成的古老毛皮滑雪队自山上整齐滑下,气势浩荡,体现了古老滑雪和现代滑雪文化的碰撞。
阿勒泰传统毛皮滑雪板蕴含着先民的智慧,如史书所记“其状似楯而头高,其下以马皮顺毛衣之”,用白松木和马小腿毛皮制成。毛皮滑雪板利用马毛的“顺茬”进行下坡滑行,而马毛的“倒茬”可以增加爬坡时的阻力,滑雪板有一人多高,用单支长木杆滑行转向。

屈膝躬身,仅用一根木制手杖调整方向,参加古老毛皮滑雪表演的祖拉·铁木尔加甫勒紧脚上的毛皮滑雪板,顺山势而下,滑行如风。
祖拉·铁木尔加甫今年20岁,是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乡汗德尕特村村民。“我从4岁开始学习滑雪,父亲是一位木匠,也是古老毛皮滑雪板第三代传承人,全乡有一大半的滑雪板都出自我父亲的手。我是第四代传承人,现在已经掌握了基本制作技术,希望有一天能和父亲一样,传承毛皮滑雪古老的技艺和文化。”祖拉·铁木尔加甫一脸骄傲地说。

如今在阿勒泰,毛皮滑雪板的功能已从古老狩猎出行工具转变为一项体育运动,成为丰富冬季冰雪旅游内容的特色项目,每年都会举办毛皮滑雪赛事,以发扬冰雪运动精神。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培养了一方人的体育爱好。活动中,最让现场观众印象深刻的是由阿勒泰市200名中小学生带来的滑雪表演,只见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无不散发着自信与骄傲。

自2018年以来,阿勒泰市把滑雪纳入中小学生体育教学,成为全国首个开设滑雪体育课的城市。为鼓励青少年踊跃参与冰雪运动,地区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开设滑雪、滑冰课。近五年来,全市累计有5万余人次参加滑雪课。同时,建立冰雪运动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一系列举措不仅拓展了青少年的课外实践,还为国家培养了更多潜力人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为响应“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号召,地区坚持“以旅游业为主体,牵动一产、托举二产”的发展思路,依托丰富独特的冰雪资源,建设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冰雪运动目的地,形成集雪上运动、冰雪体验、休闲度假、冰雪装备制造等于一体的冰雪产业链,让冰雪经济成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新年伊始,阿勒泰就实现“开门红”,荣获“国家级首批滑雪旅游度假地”和“阿勒泰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旅游路线
●路线一:乘K9735列火车,乌鲁木齐站晚22:05至早9:50抵达阿勒泰站
●路线二:自驾由乌鲁木齐→吐乌大高速→京新高速→甘泉堡路→S301→阿乌高速→奎阿高速→S230→阿勒泰
●路线三:乘飞机从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阿勒泰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