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记者探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家门口守着一个医院真方便”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叶晓敏
1月7日上午,记者推开乌市沙依巴克区仓房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大门,眼前是各自忙碌的就医患者。站在门诊大厅中心位置的医护人员,一边看着就医患者手里的就诊单,一边指着不远处的诊室为患者提供帮助。
70岁的帕提古丽·塔依尔在儿子的搀扶下走进发热诊室,坐在了椅子上。她喘着粗气拖着嗓音对正在坐诊的医生高艳红说:“吃了退烧药,已经不发烧了,现在嗓子咽口水都疼。”
1月7日,居民在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仓房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诊室就诊。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叶晓敏摄
高艳红接过老人手中的就诊卡,在电脑上一刷,查询到了老人近期就诊的信息。老人三天前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在该院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了退烧药。“再给你开一些清热解毒的药,回去多喝水,不用担心,会好起来的。”高艳红对老人说。
高艳红告诉记者,这两天发热的病人逐渐减少,前来就诊的病人多为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咳嗽、咽痛、身体乏力的病人。
记者走进氧疗服务区。在这里,老人董娟的指尖上正戴着血氧饱和度测量仪。一旁,有老人在吸氧。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徐斌介绍,为了提前预警和及时发现重症病例,沙依巴克区卫健委为中心配备了20余部血氧饱和度测量仪,以便基层医护人员及时监测患者血氧情况。
在三楼的采血室,记者碰到了正准备化验血常规的王维娜。她今年38岁,从小就生活在附近的居民区。“我很少到大医院看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人、小孩的常见病都能治。这几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能做B超和一些小手术,感觉在家门口守着一个医院真方便。”王维娜说。
1月7日,居民在乌市沙依巴克区仓房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氧疗区吸氧。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叶晓敏摄
徐斌介绍,近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充实门诊、发热诊室医护人员的配备,优化就医流程、增加急救药品、抢救设备配备及防疫物资储备,更好地发挥发热哨点的作用。
当天下午,记者又来到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绿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里的特色是中医诊疗服务,90%以上的门诊科室具备中医诊疗能力。在该院的中医科内,记者看到35张中医针灸、艾灸治疗床位整齐地摆放在治疗区内,几名医生正在为患者实施针灸治疗。
“我母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稳度过了感染期。”正在做针灸治疗的82岁老人卜秀英的女儿潘迎春说,她的母亲有脑梗、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一直在该院医养结合疗区治疗,出现发热症状后,医院采取内服中药、外部采用一系列外治法辅助治疗,帮助老人加快恢复。
“不用去大医院排队,省时又省力。”潘迎春说,母亲得到良好的救治,让作为子女的她们感到轻松了不少。
1月7日,居民在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绿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针灸治疗。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叶晓敏摄
中医科主任医师李贵堂介绍,如今,一些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出现了耳闷、咳嗽、咽痛、嗅觉失灵、身体虚弱等症状,绿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个科室从人体机能综合调理入手,为患者提高免疫能力,加速患者身体康复。
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绿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晓惠介绍,经开区(头屯河区)组建了辖区内区级医共体,辖区第一人民医院可在线远程诊疗,在人员、技术和药品配备方面都会对口支持,医共体还上联三级医院,形成了分级分类诊疗和转诊体系,轻症患者在社区治疗,症状加重的通过和上级医院远程评估后可经绿色通道快速转到上级医院治疗。
在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门口,停放着一辆120急救车,可随时为辖区出现重症风险的患者提供救治服务。中心里还有专业的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院前急救和转诊服务。
李晓惠说,以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这样的功能,近期乌鲁木齐市卫健委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了转诊的专业设施设备,使中心具备了院前急救的能力,可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救治服务。
乌鲁木齐市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科副科长张立介绍,目前,全市8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个乡镇卫生院均设置开放了发热门诊(诊室),配置指夹式脉搏血氧仪、肺功能仪等相关设备,设置氧疗服务区提供氧疗服务。乌鲁木齐市卫健委通过医联体、医共体建立网格化联系,完善分级诊疗和转诊体系,建立快速转诊通道,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配备至少一辆转运车辆,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及时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