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阿勒泰供电公司应用电力大数据探索研究气象因子与电采暖负荷特性关系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董世菊 通讯员 赵清)“通过观察,极寒天气温度每下降1度,电采暖负荷增长约17.2兆瓦。”4月23日,国网阿勒泰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赵清利用“电采暖负荷与气象因子关联特性”分析模型监测电力负荷变化曲线。
赵清利用“电采暖负荷与气象因子关联特性”分析模型监测电力负荷变化曲线。图片由国家电网提供
阿勒泰位于新疆最北部,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夏季干热、冬季严寒,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持续6个月,极端最低温度达-53℃。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不断推进,地区供暖模式由煤供暖向电供暖快速转变,阿勒泰电网年负荷曲线由夏季高峰转为冬季高峰,日负荷曲线由早晚双峰转为凌晨高峰,负荷特性发生了本质改变。截至目前,地区有电采暖用户19431户,迎峰度冬期间电采暖最大负荷570兆瓦,约占全地区总用电负荷的58.96%,用电量约占总用电量的43.58%,电采暖负荷与用电量占比均呈增长趋势。
国网阿勒泰供电公司于今年2月开展提取数据工作,4月份完成挖掘分析应用,选取近三年迎峰度冬期间电力负荷与气象数据,搭建“电采暖负荷与气象因子关联特性”分析模型,分析研究在供暖季初期、中期及末期三个时间段温度与电采暖负荷特性变化关系;通过分析发现,在极寒天气下温度每下降1℃,负荷增长约17.2兆瓦,温度与电采暖负荷呈现负相关,同时,电采暖负荷集中启动增加电网运行控制难度,对阿勒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出更高要求。
“下阶段,我们将建立长效分析服务机制,继续运用电力大数据常态监测分析极寒天气下电采暖负荷特性变化趋势,准确把握用电负荷与极寒气温相关性、敏感性变化规律,发现电采暖负荷增长过快导致的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以及电网运行控制难度增加等薄弱环节,支撑公司能源保供决策以及电网规划、电网运行和调度控制业务发展。”国网阿勒泰供电公司科技互联网部负责人王永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