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高质量发展 | 阿勒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胡俊秀
位于祖国最西北的阿勒泰地区,自然景观丰富、风光原始壮美,素有“金山银水”“千里画廊”诸多美名,是祖国雄鸡版图上的一簇七彩尾羽。
2022年,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专程来阿勒泰地区调研并强调:坚持绿色发展优势,走生态美产业兴人民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水、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以高水平生态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画卷正在金山大地徐徐展开。
乌伦古湖全景。资料图
蓝天碧水润民心
“阿勒泰天空湛蓝,星空甚是美丽!”广州游客胡晓君时不时在朋友圈中分享他在阿勒泰旅游期间拍摄的蓝天、星空等美景。
当国内大多城市忙着减少雾霭带给人们的影响时,阿勒泰环境空气质量却曝出骄人成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1.84,在全疆14个地州市中排名第1位,连续多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100%。
蓝天成为阿勒泰的标配,这得益于地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力推进控煤、控污、控尘、区域联防联控,在抓好安全生产的同时,深入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时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要蓝天更要绿水。6月11日,阿勒泰福海县乌伦古湖金沙滩,蓝天碧水、海天一色,候鸟成群、游客如织。“这里有季节性候鸟271种。”摄影爱好者王先生表示,这里还是中国的鸟谷,是鸟类摄影者的理想打卡地。
水是万物之源。近年来,福海县对乌伦古湖开展全年禁渔和湖区阶段禁渔,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乌伦古湖湿地率达86.97%,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极大改善,并成功入选第八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生态的富足也惠泽一方百姓。福海县海富特公司是集特种鱼养殖、鱼苗孵化、培育、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每年向市场投放商品鱼约100吨。该公司董事长刘长龙表示:“冷水鱼已经卖到了全国各地,我们就是要让广大养殖户通过渔产业富起来。”
近年来,地区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积极推进水资源统一管理,持续推进环境治理模式创新,为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地区生态环境局数据显示:2022年,阿勒泰地区12条河流23个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100%。
阿勒泰市将军山一角。资料图
荒山戈壁变绿洲
微风拂来花香袭人,粉色花海醉了人心。位于阿勒泰市阿拉哈克镇的戈宝麻花海景区内,随着花季的到来,2万余亩戈宝麻花竞相绽放、花香四溢,让来到这里的游客流连忘返。
“十年前,这里还是戈壁荒漠,春秋两季飞沙吹得睁不开眼。如今,戈宝麻不仅美了环境,还富了百姓。”74岁的阿勒泰市民梁茂华感慨道。
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阿勒泰地区从2018年就开始分阶段、分步骤推进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创建活动:阿勒泰市启动环城荒山绿化工程,让市区可视范围内的15万亩荒山全部披上绿装;哈巴河县阿舍勒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绿色矿山行动,使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做到了零排放;青河县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新疆布尔根河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蒙新河狸保护入选2022年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
“我们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框架,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和底线思维,以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地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加林·哈吉肯表示,阿勒泰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32个,总批复面积3336143.72公顷,占阿勒泰地区国土面积的28.27%,地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8.09%。
除此之外,阿勒泰持续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已成功创建3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1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数量名列全疆第一。其中,布尔津县继2019年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后,2022年再次荣获第六批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好的民生福祉。勤劳的阿勒泰各族人民借“景”生“钱”,通过文旅融合,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旅游”“农业+旅游”“交通+旅游”“工业+旅游”“健康+旅游”等多种业态,不断满足游客多元化旅游需求。据统计,在阿勒泰地区从事旅游的人员达到6.8万人。
“现在村子亮了、绿了、美了,我们农牧民依托旅游发家致富的信心更足了。去年夏天我的旅游收入就有2万多元。”尝到旅游甜头的布尔津县冲乎尔镇合孜勒哈英村村民阿尔什古丽·居马汗干劲十足地说。
布尔津县风电项目开工现场。资料图
绿色产业后劲足
“夏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四个月后再见,可可托海!”6月3日,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举办了封板狂欢派对,当天雪道气温15℃,雪友们光着膀子飞越水池,激情告别9个月的滑雪季。
“雪季早、雪期长、雪量大、雪质优、落差大、雪道多、风力小、体感佳、配套全”等诸多特点,让阿勒泰成为世界少有的滑雪胜地。2022年,阿勒泰地区以吉林、新疆共创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为引领,不断擦亮“人类滑雪起源地”“中国雪都”金字招牌,冰雪旅游风生水起。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阿勒泰地区接待游客1801.97万人次,旅游收入151.95亿元,旅游业正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金饭碗”。
冬季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是阿勒泰地区聚焦绿色产业打造的“五大优势产业”之一。今年以来,地区围绕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建设,打造“绿色矿业、清洁能源、大旅游、大农业、大健康”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和口岸经济,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服务和融入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
6月6日,在布尔津县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储能项目建设基地,各项施工正在有条不紊进行。“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发电25.6亿千瓦时,节约65万吨标准煤和减排180万吨二氧化碳。”国家电投布尔津风电项目管理部主任张华臣说。
阿勒泰地区地处额尔齐斯河谷风区,风、水资源得天独厚。根据《阿勒泰地区清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阿勒泰地区清洁能源开发总量为5.4984亿千瓦左右。其中,光资源约5.055亿千瓦、风资源约0.395亿千瓦、水电资源约0.0484亿千瓦。
“未来,阿勒泰将放大资源优势,强力推动清洁能源释放产能,强化支撑,加快建设布尔津抽水蓄能电站和‘源网荷储氢’一体化项目,大力推进电力通道建设。打造自治区级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源网荷储及微电网技术先行区和碳达峰行动示范区。”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王芳表示。
除此之外,阿勒泰地区还通过做大低氘水品牌,积极推出度假康养、旅游康养、森林康养产品,推动“康养文化旅游+多产业”深度融合。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特色高端农产品,做强驼奶、沙棘、中草药、牛羊肉、冷水鱼等特色优势产业。在绿色矿业方面,深入实施找矿行动,推进矿产资源不断转化增值。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未来,阿勒泰地区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自治区党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践行新发展理念,发挥地缘、生态、旅游、矿业、水土等优势资源效益,加快创建绿色发展示范区,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阿勒泰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