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河县463名村干部“变身”广播员 传递乡村好声音
“村民朋友们请注意,一年一度的秋收农忙季节马上到了,致富不忘安全经,请您听我说一说;秋收农机使用前,保养维修要做好;酒后驾车事故多,喝酒坚决不开车...”一句句充满“乡土味”的农机安全顺口溜回荡在村头村尾,村民们一边在田间地头劳作、一边认真聆听。这是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喀拉奥依村党支部木拉提别克·包拉提汗正通过大喇叭广播给全村村民做宣传。
哈巴河县充分利用行政村“石榴籽服务站”大喇叭,全面推行村干部“上广播”工作,制定下发《开展“我当广播员”活动方案》,由村干部轮流当主播,每周不少于5次“广播”,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化解等重点任务以及时事政治、惠民政策、安全生活生产知识、致富带头人故事、四季农牧事提醒、“国通语”学习等内容,遇到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等及时面向群众公开,极大地提高群众对各类政策地知晓率和满意度,架起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为了达到更好地宣传教育群众效果,哈巴河县结合周一升国旗宣讲、“固定议事日”、“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活动和入户走访契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不断完善播报计划,确保让群众乐意听、听的懂、用得上。
“村里的老人多,很多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电脑,大喇叭传播快、音量大,先是白话文,中间的关键词用翻译后的哈萨克语解释,第一时间可以听懂明白。”哈巴河县加依勒玛乡克尔达拉村党支部书记阿德力汗·哈斯木说,每天固定时间段播放,不断优化“国通语”使用环境建设,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引导。
“隔三差五村干部在广播里讲几句,就算不去村委会、不看微信群我也晓得这几天村上在做啥,国家有啥新政策。”哈巴河县加依勒玛乡克尔达拉村年过七旬老人阿斯哈尔·阿合买尔说。
“村干部干得好,还要说得出。既是一个传导压力的过程,也是一个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过程。”哈巴河县委组织部组织二室负责人徐智年介绍说,通过“村干部引领+‘国通语’宣传+群众参与”的方式,推动463名村干部全员“上广播”,不仅磨砺村干部担当作为真本领,还能进一步检验学用“国通语”成效,积极营造人人讲“国通语”的氛围。同时,也让广大村民能够感受到村干部主动想事、谋事、为民服务的态度。
(通讯员 吕怡宁 江阿古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