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蕴县:“流动课堂”进牧区 “送学上门”暖人心
连日来,在富蕴县吐尔洪乡塔依特沟秋牧场“实景课堂”上朗朗读书声阵阵响起。国通语办干部加娜尔·阿布来汗将近期转场牧民常用字词梳理在小黑板上,一字一词教着农牧民群众……
为进一步落实自治区党委、地委关于推进牧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相关要求,8月31日,富蕴县委组织部联合吐尔洪乡赴塔依特沟秋牧场开展送教活动,由国通语办干部、教师、国通语辅导员等7人成立“送教小分队”,将“牧区送教”与“实景课堂”相结合,采取毡房课堂、冬不拉宣讲、花毡共读、趣味竞赛活动等牧民群众喜闻乐见形式,让国通语学习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广袤的塔依特沟牧场,牧民群众与干部席地而坐,一堂生动的“共读”活动就此拉开帷幕。辅导员用“家常话”“大白话”同牧民群众细说慢教简单牧区生活用语、防灾知识、交通规则等,同时注重现场互动,保证农牧民群众能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有效提升学习趣味性、感染力和吸引力。没有室内的束缚,迎合着习习凉风,这堂课程格外惬意。牧民石合斯·卓劳什学得认真,不禁感慨道:“之前,好多生字和语句说得都不流利,在放牧的时候更是没有机会去学,现在,县乡将流动课堂送到了我们转场牧民身边,让我们了解了党的惠民政策、法律法规,还给我们带来了学习资料,我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
县国通语分课堂教师充分发挥推广员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宣讲+文艺”创新宣传形式,采取冬不拉弹唱、快板表演等方式,宣讲惠民政策、学用国通语重要意义、牲畜防疫,真正使牧民群众听得进去、受到鼓舞、充满干劲,让群众共享文艺和理论“大餐”。
“请问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开始抢答...”活动现场,牧民群众踊跃参加《抢答题》《你来比划我来猜》《听我对你说》等趣味游戏,现场观众气氛热烈,充满欢声笑语,活动氛围达到高潮。此次活动以寓教于乐形式深入了解群众口语表达及理解能力,同时也激发了群众学习热情,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今年以来,富蕴县针对转场牧民多、流动性大特征,按照“集中连片、就近组织、便于管理”原则,分片在县乡牧办、牧民转场等较集中点开设国通语“毡房课堂”35处,选派国通语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的牧业专干、村干部、联户干部担任流动辅导员112名,从“牧场送教”到“实景课堂”,从“一对一”帮带到“碎片化”学习,开展“毡房课堂”63余场次,发放3200余份学习资料,确保转场不错时、学习不落课,让国通语学习覆盖“最后一公里”,走进“最远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