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乃县“三常服务”让“石榴籽服务站”更聚人气
为进一步强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功能,提高村级阵地使用效率,吉木乃县依托“石榴籽服务站”,通过“大门常开、活动常办、服务常在”方式,使村级阵地成为基层最强磁场。
大门常开“人气旺”
针对群众日常需求和便民服务要求,坚持“办公区域最小化、服务群众最大化”的原则,充分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合理优化村级阵地,室内设置“党员驿站”“劳务驿站”“游客驿站”“边民驿站”“康养驿站”等功能室,室外建起广场舞和篮球场等健身场所,让“石榴籽服务站”大门常开,人气旺。
吉木乃镇萨尔乌楞村“石榴籽服务站”通过设置“全岗通”公示服务事项56项,理顺办事流程,让群众知晓每项事项如何办理,找谁办理,让群众少跑腿、不跑腿,尽最大努力方便群众,聚民心,不断提升村级党组织为民办事能力、水平,真正做到“石榴籽服务站”成为群众喜欢来、愿意来、经常来的“党群服务中心”。萨尔乌楞村党支部书记米卢瓦提·沙合提介绍到。
“开一天车,颈椎很痛,下班后来到‘康养驿站’有电动按摩椅、有专人按摩,让我在家门口不花钱也能缓解一天疲惫的身体。”吐尕力阿尕什村村民赛尔江·马汗说。
活动常办“人常聚”
充分利用“石榴籽服务站”、乡村大舞台、党建文化长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所开展各类学习交流、文化活动、观摩研讨等,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法律法规,引导村民积极参与自治,发挥群众智慧,丰富村民活动形式。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欢乐闹元宵、浓情端午包粽子等文娱活动,引导各族群众发挥优势特长,实现邻里为善、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
“每到下午18:30分,党群服务中心‘六点半’课堂就会开课,有亲子手工、作业辅导、趣味活动等活动,我都会带着孙子一起参加,邻里之间的交流沟通也多起来了。”文明路社区居民王善武说。
天气慢慢变冷,家里烧煤的村民要注意了,要提前将烟囱的灰清理干净、提前储存燃煤……托斯特乡塔斯特村“安全宣传”又开讲了。考虑到本村大部分村民使用土锅炉供暖,村“两委”结合安全生产宣传活动,主动邀请土专家给全村村民讲授如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常识。
服务常在“人心暖”
将服务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积极打造“石榴籽服务站+志愿服务”的模式,成立“石榴籽”志愿服务队45支,为村民提供全程代办和政策上门服务450余件,帮助困难群众875人次,办理好事实事1250余件。各行政村依托“劳务驿站”,创新服务模式,采取“支部+驿站+合作社+农户”的运转模式,引导农牧民发展农家乐、牧家乐、组建劳务队,逐步实现集旅游、观光、采摘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
“原来我们只能在家闲着,村里有了‘劳务驿站’我们在党支部书记的号召下,组建了劳务队,通过村村联建,帮助塔斯特村采摘红花,每天能赚200-300元。”喀尔交村妇女代表潘继仙说。
“依托‘石榴籽服务站’成立‘劳务驿站’41个,帮助村民实现就业、创业1250人,人均创收1100元,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在‘劳务驿站’开展各项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课程,让农牧民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村规划等重点工作的积极性显著提升,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向村级延伸。”县委组织部机关党建服务中心主任赵凯说。
(来源 吉木乃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