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飘香 产业兴旺——中草药产业成地区特色产业发展金“药”匙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玮璇 王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近年来,阿勒泰地区立足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以打造“额河药谷”为目标,不断推进中药材种植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引导企业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引领全地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打造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
近年来,青河县依托当地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力发展中草药产业。2021年8月,该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洛阳蓝斯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青河蓝斯利药业有限公司。公司成立至今,已建成1.2万亩中草药种植基地,种植有小茴香、甘草、黄芩、板蓝根等十几种中草药。
眼下,青河县阿魏灌区采收的第一批300吨板蓝根和400吨小茴香已进入青河蓝斯利药业有限公司中草药精深加工厂区,等待加工和精选分级。厂区内,工人们正开展分拣、晾晒、运输等工作。
“青河县中草药品质优良,《中国药典》收录的阿尔泰山脉1042种中草药在青河县均有生长分布。”据青河蓝斯利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江超介绍,“当地营商环境好,中草药长势喜人,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青河县邦托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此前以种植打瓜为主,蓝斯利药业的成功落地让他们萌生了种植中草药的想法。看到蓝斯利药业种植的小茴香产量高、质量好,合作社负责人毛玉兵更加坚定了改种中草药的想法。“我们合作社今年种了5000亩小茴香,并和蓝斯利药业签订了收购订单,大家都信心满满!”毛玉兵说。
目前,蓝斯利药业有限公司中药饮片生产线和小茴香精选生产线已进入试运行阶段,预计该项目投产达产后可实现年加工中药饮片3500吨、年生产精选小茴香9000吨。
近年来,青河县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全县8000户农民参与中草药种植。今年,全县中草药种植面积达4.8万亩,预计可带动农牧民人均增收2000元;2024年,该县中草药种植面积预计达6万亩,目前已与农户签订订单3万亩。
浇筑绿色发展的坚实基础
今年7月,200余名国内中医药行业的“领航”专家、“领跑”学者、“领军”企业在哈巴河汇聚一堂,共同参与第二届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暨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研讨会。
作为新兴“中药材种植大县”,短短几年,哈巴河县累计种植中草药面积达17.14万亩,并连续两年承办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
“中医药振兴、中医药复兴,中医药产业化创新发展势在必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终身荣誉会长、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黄正明表示,阿勒泰地区水资源丰富、日照充沛、气候宜人、中药材资源丰富、品质优良,若当地中草药上、中、下游产业融合发展,则非常有利于当地中草药全产业链开发。
如何让有限的土地发挥出最大效益,是每一个在这片土地上忙碌的人思索的问题。
十余年间,哈巴河县加大对生态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因地制宜将中草药发展作为最具活力的富民产业,充分发挥土地、水质、空气“三好”优势,实现中草药规模种植9.6万亩,绿化了家乡、保护了生态、富裕了乡亲,编制完成《哈巴河县中药材产业总体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初步形成制种、育苗、种植统筹谋划、同步推进的中草药发展模式,为中草药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政策服务。同时,该县大力引进新疆荣成哈克制药有限公司、新疆惠诚中草药种植科技有限公司等专业中草药种植企业,让中草药产业向园区聚集、集群发展。
拓宽长远发展的阳光大道
阿勒泰独特的地缘优势、复杂的地形地貌尤其适宜部分中药材对高海拔、长日照、温差大、喜冷凉、耐干旱等气候环境及土壤的生长需求,水源丰富、空气纯净、土地集中的优势为地区大力发展中草药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地区中医医院(哈萨克医医院)原党组书记、副院长王仁走遍了阿尔泰山的角角落落,寻找、收集大自然赋予的天然宝物——中草药。
阿尔泰山跨越中国、蒙古、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从戈壁延伸至西伯利亚,绵亘2000公里,有荒漠戈壁、河流谷地、湖泊温泉、冰山雪岭、高山草原、原始森林等,是我国唯一的欧亚植物区系和西伯利亚泰加林延伸地,生物的多样性、独特性、唯一性构成了阿尔泰山特有的生态体系,除盛产黄金、矿石(宝石)外,阿尔泰山也是重要的生物物种基因库。
2019年9月,阿尔泰山中草药博物馆正式开馆,馆内展示着500余幅精美药用植物原生态图片、400余份蜡制植物标本、120余瓶浸制植物标本和300余份实物标本。作为阿尔泰山中草药博物馆名誉馆长的王仁,每当有游客来参观时,他便自豪地向大家一一介绍各种中草药标本。而博物馆的建成,更标志着地区中草药标准化建设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据王仁介绍,由于阿勒泰特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从而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目前,全地区已发现2200多种野生植物、几百种野生动物和昆虫,肉苁蓉、柴胡、芍药、黄芪、甘草、一枝蒿等药材的品质享誉疆内外。
王仁说:“阿勒泰地区就是‘百草堂’,中草药可谓遍地都是,如果都能开发出来,既能造福患者,又能助农增收。”
记者从地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阿勒泰市、富蕴县、布尔津县、哈巴河县、福海县分别开展中草药品种种植试验,通过第三方检测发现所种植的甘草、小茴香、黄芪、板蓝根等中药材商品性好,有效成分含量均远远超出药典标准,极具发展中草药产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据了解,近年来,地区统筹推进中草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地区中药材产业链,编制印发《阿勒泰地区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并成立全疆首个中草药院士工作站,为全地区中草药产业布局和发展提供了方向。与此同时,地区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5个万亩中草药种植基地、40个中草药产业服务合作社、4000个中草药产业种植和服务专业户,并积极培育“额河药谷”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企业品牌,建立起“产+销”的中草药全产业链。
“到2025年末,全地区中草药种植面积将达到20万亩,同时我们还将积极探索建立野生药材引种驯化扩繁基地、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区域特色药材产品研发和深加工基地、特色文旅康养基地、中药材集散地5个基地,使中药材加工比例增加至50%。”地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夏逢勇说,“希望通过围绕中草药种植基地建设、中药材初深加工、产品研发、品牌打造、市场销售、仓储物流等方面加强与知名药业集团深度合作,建立中草药制种、育苗、标准化基地,将阿勒泰地区打造成为国际中医(哈萨克医)诊疗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次中心,用中草药产业发展造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