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记朝暮 笔载春秋 歌盛世也写蒹葭——今天,我们记录和书写自己的故事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常轶茹 实习记者 彭林海 包洪宇 刘欢
他们用文字描绘世间繁华,用镜头记录人间万象,用真诚传达温馨情感。
他们用一撇一捺、一帧一画,记录时代前进的步伐,讲述你我身边的故事,撰写阿勒泰的精彩变化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瞬间……
2022-2023年雪季,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阿尔达克·拜斯汗在将军山滑雪场拍摄雪场滑雪比赛。
他们发出时代最强音,伴着数以亿万计的美好感知深入人心。他们向深处追寻,写理写情;向远处奔波,探真探实;向公正致敬,律己律人。
他们曾熬过最深的夜,也迎接过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11月8日,我们迎来了第24个中国记者节,这是写给他们的纸短情长。
8月17日,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王宽(右一)和胡俊秀(左三)在2023(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采访。
有着23年新闻职业生涯的胡俊秀,是地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采访部资深记者。她曾荣获新疆新闻奖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二次,中国城市党报新闻奖一等奖二次、三等奖二次。在她看来,作为一名记者,“坚持”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
“有时候,一篇深度报道的诞生要经历无数碰壁和种种考验,但在新闻‘快餐’时代,用专业主义做新闻的坚持,很珍贵,也很过瘾。”胡俊秀说,“迎接全媒体变革,我们要不断推出有思想、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作品。在记录事实、报道真相、喊响观点的基础上,坚持做优质内容,让每一个新闻作品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既是我们的使命所在,也是我们的无上荣光。”
光影所至,尘世闪亮。新闻专题片、纪录片,追求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对事实和对真实自然的人、人性的高度尊重和揭示。但它的诞生,需要消耗创作者大量的时间和心血。
创立雪都融媒工作室是地区融媒体中心在挑战中守正创新的坚实举措。该工作室聚焦新闻专题片、纪录片创作,经过千锤百炼,让作品穿透时空、洞察未来、直指人心。
8月11日—13日,雪都融媒工作室负责人吾拉力·沙合都拉用摇臂摄影机对“2023新疆·可可托海音乐节”进行现场直播。
23年来,雪都融媒工作室负责人吾拉力·沙合都拉始终坚守在创作一线,创作出许多传播正能量的精品力作,带出了一支优秀的创作团队。雪原戈壁刻下了他们跋涉的脚印,市井巷陌映照着他们匆忙的身影,酷暑盛夏迸发着他们对人民的关切,凛冽寒冬见证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在别人看来,如此东奔西走、冲锋在一线,肯定特别辛苦。吾拉力却幸福感满满,因为这些苦中蕴藏着太多快乐。
“我陶醉在我所热爱的新闻工作中,我要把所见所想用镜头记录下来,与观众进行交流。看到屏幕上那一条条评论弹幕,我感觉自己的心和观众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我的作品就像一束光,折射出千千万万颗心灵的光芒,让人温暖充满力量。”
时代在进步,行业在变革。过去,记者凭借一支笔、一张纸就能完成新闻采访工作。而今,要想出色完成工作任务,打造优秀的新闻作品,不仅要会采、会写,还要会拍、会剪,敢出镜、能主持、有创新,可谓“全能”。
10月11日,移动端编辑部对载誉归乡的亚运会冠军托合塔尔别克·唐拉提汗进行拍摄采访。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飞跃发展,移动端编辑部的年轻记者努尔孜拉·金恩斯已经数不清多少次在深夜加班、在现场“赶工”,面临过许多次手机因发热或天气寒冷导致的关机,为了一个画面、一段音频、一个创意……她反复斟酌、讨论、修改。
“入行以来,我和同事们打过很多次‘硬仗’,新疆冬季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自治区冬季运动会、农民丰收节……我们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在第一时间快速准确报道出阿勒泰的大事要事,记载着阿勒泰在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迈出的每一个步伐……”谈及这些年的工作感受,她的话语中透露着满满的荣誉感。
阿勒泰地区全媒体中心记者彭林海在阿勒泰市将军山采访拍摄。
“照片无声,但绝非‘无言’”。这是年仅24岁的全媒体采访部摄影记者彭林海的工作理念。
“这是我从事新闻工作的第七个月,虽然很短,但我去过上百个新闻现场,按下了数万次快门,收获了近百张发稿照片。”彭林海说,“新闻摄影,好像“咔嚓”一下就可以完成,但新闻前辈告诉我,新闻照片的选片标准不应该只停留在‘好看’这个点上,还应该有信息量、有新闻元素。做好时代的记录者、守望者,这就是我的目标。”
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阿丽娜·阿依登、张涛登上消防云梯采访拍摄消防演练活动。
基层是新闻的富矿。各县(市)的新闻人,像一棵棵芨芨草深耕在一线,讲述着平凡人的“不凡”事。
“在基层当记者,需要成为‘全能战士’,要集写新闻稿、拍摄、整理材料、策划甚至开车、骑马等各项技能于一身。临时通知多、现场变化多是基层的常态。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是对于铁军队伍的评价,也是对于基层记者的要求。”阿勒泰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付浩东说,“只有把身子俯得更低,与市井百姓、田间群众贴得更近,写出的新闻才更朴实无华,更有感人的力量。”
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阿丽娜·阿依登(左一)和实习记者刘欢(中)在采访地委直属机关工委书记孔卫炜。
编辑、主持、播音、导演、运营、策划、设备……坚守在幕后的新闻人还有很多,他们拼尽全力、最大限度抓取关于沧海桑田、生死悲欢、公平良知、希冀渴盼的真实碎片。用他们的坚守和信念,用一篇篇报道、一帧帧画面,一幕幕影像,帮助、引导、启发人们拼起对世界的认知。
新时代东风浩荡,复兴号巨轮起航,让我们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披星戴月、劈波斩浪,迎着风、追着光,让每一个新闻作品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是新闻人的一生追求。
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实习记者张福新采访阿勒泰市红墩路加油站第六季“中国石油开放日”活动,首次完成独立采访。
9月初,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董发勇、常轶茹在哈巴河县北园春水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渔场采访拍摄渔业发展情况。
8月11日—13日,雪都融媒工作室拜依托拉·马木尔对“2023新疆·可可托海音乐节”进行现场直播。
8月11日—13日,雪都融媒工作室叶尔恰提·恰依玛旦对“2023新疆·可可托海音乐节”进行现场直播。
8月11日—13日,雪都融媒工作室波拉提别克·马宁对“2023新疆·可可托海音乐节”进行现场直播。
8月11日—13日,设备管理部杨勇和雪都融媒工作室波拉提·吐尓孙对现场直播设备进行调试。
8月11日—13日,雪都融媒工作室木拉提别克·毕扎提对“2023新疆·可可托海音乐节”进行现场直播。
4月8日,记者古扎丽·阿布都热西提在福海县采访拍摄福海县首届商品贸易博览会。
杨玮璇代表阿勒泰地区参加第十届自治区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
9月15日,包洪宇采访拍摄天鹅湖公园生态环境。
9月29日,实习记者贺凌峰在地区体育馆采访拍摄 百业兴旺·中国农民画暨阿勒泰地区第五届作品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