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阿勒泰高质量发展 |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吉木乃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口岸基础设施水平和贸易便利化程度,构建国际贸易新平台,加快发展“落地经济”“产业经济”,以更宽视野、更高标杆建设“丝绸之路北通道”,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色添彩。
中哈互免签证正式生效,口岸经济将充满活力
1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签证的协定》正式生效。根据该协定的第一条,两国公民因私人事务、旅游、医疗、国际运输、过境以及商务目的,可免办签证,自入境之日起单次停留不超过30日,每180日累计停留不超过90日。这一免签政策的实施将为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商务活动和旅游提供更多机会。连日来,吉木乃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和海关、运管及口岸联检单位,准确掌握客车及载运旅客情况,通过优化通关流程、科学配置警力、加强服务引导,增效咨询服务等措施,持续为出入境旅客提供安全、高效、便捷通关环境,不断提升口岸通关效率。
哈萨克斯坦游客塔布斯说:“这项政策的实施给我们做跨境贸易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且流程简洁迅速,边检民警的态度也非常好,让我们感受到了出境的方便。”
2023年,吉木乃县将口岸跨境旅游作为重点,积极组织旅行社赴哈萨克斯坦东哈州踩线,规划旅游产品,组团出境,加大引流。“我们有多条口岸跨境旅游线路,包括吉木乃县-斋桑县二日、三日游;吉木乃县—斋桑县—乌斯卡缅市五日游、六日游;中哈俄蒙四国环阿尔泰山12日、14日游等。”吉木乃县文旅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淑荣说。
记者在吉木乃县文旅局了解到,2023年7月17日至11吉木乃口岸共出入境人员10843人次,其中口岸入境5211人次,入境人员5632人次。8月28日自驾首发团从吉木乃口岸出境,截止10月近100人自驾游团队从吉木乃口岸出境。
“中哈30日免签已经实施,中旅假日国际旅行社吉木乃分社和乌鲁木齐手携手国旅吉木乃分社将承接组团,组织游客到我们的草原石城等景区参观游览。这对吉木乃县旅游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刘淑荣说。
充分发挥口岸作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吉木乃口岸地处中哈俄蒙四国交界区,口岸一关通四国,是当前新疆北部通关条件最成熟、交通最便捷的口岸之一,是国家油气、危化品、饲草料、冰鲜水产品、肉类、木材、活畜等商品进口指定口岸,在全疆对外开放布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我国境内的终点,也是向境外延伸的起点,吉木乃口岸更是重要的北通道,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日益深入人心,中外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紧密衔接,中哈两国在经贸、物流等方面的合作结出累累硕果。今年上半年,吉木乃口岸出口商品车13035车次,已成为该口岸出口贸易的新亮点。”吉木乃县商科工信局党组书记刘励说。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内陆沿边开放新高地
近年来,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验区、市场贸易采购试点等一系列开放平台和重大政策落地吉木乃;国际商贸城、边民互市贸易市场、饲草料进口储备库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全面投入运行,吉木乃县正在加快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内陆沿边开放新高地。
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于2011年9月6日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成为继1992年以来国家批准的第 15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是阿勒泰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产业聚集园区。
边合区位于吉木乃县城北部,距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吉木乃口岸18公里,规划面积14.39平方公里。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将建设成为境外能源资源开发、加工生产、制造、商品贸易、仓储转运、国际物流采购的综合经济功能区,成为经济发展、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开放示范区。
“我们将利用好口岸地缘优势,将口岸、边境经济合作区建成营商环境优良、投资贸易便利、优势产业集聚、要素资源共享、管理协同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的经济贸易区。”吉木乃县政府副县长、边合区党工委书记姜晓华说。
(通讯员 刘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