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大田成群众“增收宝地”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古扎丽·阿布都热西提 通讯员 米尔吾提·恰汗巴依)5月5日,青河县阿格达拉镇的17.8万亩大田在暖阳下铺展成一片金色海洋。田间地头,100余名务工人员正熟练地铺设滴灌带。随着农忙季的到来,这支“劳务大军”已成为种植大户争相雇佣的“香饽饽”。
在小麦种植区,一个忙碌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作为阿格达拉镇创业社区居民,今年37岁的吾克江·阿吾汗格于2021年牵头组建了农忙打工队,将三个社区和一个村的劳动力凝聚成“增收共同体”。这支由懂技术、能吃苦的村民组成的队伍,凭借高效服务和诚信口碑,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得力帮手。“我带大家从事1.4万亩滴灌带铺设工作,每人每天能拿到300元劳务费!”吾克江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笑着说。
这片大田基地,是易地搬迁群众的“聚宝盆”。自2016年以来,852户3452名居民在这里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从早上6点到晚上8点,日均收入300多元,3月下旬到现在已经挣了近万元。”新牧社区居民波拉提别克·阿布说,“就地就近务工不仅挣了钱还能照顾家人,这日子过得踏实!”
阿格达拉镇通过土地流转与务工就业“双轮驱动”,让村民端稳了“增收碗”。和平社区居民海拉提别克·霍汗流转了40亩土地,每年可获租金1.38万元,夫妻俩农忙时跟着劳务队务工,“租金+薪金”的双重收益,让他们的腰包越来越鼓。
“当前每天用工量达350人左右,镇党委政府早有安排。”阿格达拉镇党委副书记俄革尔汗·安尼汗介绍说,入春以来,政府主动对接企业和种植户,梳理岗位需求后通过村社微信群精准推送,实现了劳动力与用工方的无缝对接。
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大田基地里涌动的不只是劳作热潮,更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17.8万亩大田不再是单纯的耕作区,而是农牧民的“就业粮仓”。在这里,劳务经纪人牵头组队、政府搭台服务、群众勤劳增收,共同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