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特教教师赴塔城开展奥尔夫音乐教学交流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实习记者 马海娜·马格尔 通讯员 刁建凯)近日,应塔城地区教育局邀请,阿勒泰地区特殊教育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团队前往塔城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专题交流活动。
活动中,阿勒泰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奥尔夫音乐教师刘双瑜以一堂别开生面的示范课,展示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独特魅力。面队塔城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启智六年级学生,刘双瑜以“原本性”教育理念为核心,通过节奏训练、肢体律动和趣味教具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用拍手、跺脚、纱巾游戏等方式感知音乐韵律。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学生们在互动中展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参与热情。
示范课结束后,两校教师围绕课程设计、教学策略及特殊学生适应性等问题展开研讨。座谈会上,阿勒泰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王静系统介绍了该校推广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实践经验,包括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培养模式及校本资源开发等内容。塔城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代表结合本校实际,探讨了音乐教学中的难点与突破方向。
此次跨地区交流活动不仅为双方搭建了资源共享平台,也为特殊教育音乐教学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两校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合作,通过联合教研、师资互访等形式,共同探索适合特殊学生的教育方法,助力孩子们潜能开发与全面发展。
相关链接:
奥尔夫教学法,为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 carl · orff1895 — 1982 )所创建,是一种音乐教学技法。
奥尔夫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而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来,用他们肢体、语言、乐器自由地演绎,以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世界。当音乐成为孩子自身的需求,孩子对乐理、乐感、表演、演奏以及语言文化的掌握自然轻松快速,而且根深蒂固。同时强调创造精神的塑造,在课堂上,孩子用蛙鸣筒模仿秋夜的蛙声,用腕铃描绘春江细雨,用语言与拍打肢体来演绎节奏,尤其一群孩子一起表演不同声部时,一部悦耳动人的交响乐就在孩子们中诞生了。奥尔夫音乐给孩子发展个性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也在集体表演中给了孩子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