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讲解员” 走进切木尔切克石人墓群 研学活动让文物 “活” 起来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董世菊 实习生 马世浩)7月9日,文博少年派“暑”你最棒——2025年暑期小小讲解员培训班的学员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切木尔切克石人及石棺墓群开展研学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文物、了解历史,增强文化保护意识。
活动伊始,地区文博院(博物馆)馆员卓娅·巴合提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切木尔切克石人及石棺墓群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考古价值。从夏商时期的起源,到周秦时期的延续,这些古老遗迹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和文明的更迭。同学们认真聆听,对眼前的石人及墓葬充满好奇,不时提出问题,与讲解员积极互动。
随后,“小小讲解员”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近距离参观了石人及墓葬,它们或表情肃穆,或形态各异,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阿勒泰市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郝云天说:“这次研学活动让我大开眼界。以前只是在博物馆里了解历史,这次亲身来到这里,触摸到真实的历史遗迹,感觉历史一下子鲜活了起来。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历史文化知识,也认识到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大家看这尊石人,它面向东方,面部雕刻着简单的线条……”互动环节,“小小讲解员”们站在石人前,有条不紊地介绍着石人的年代、造型特点和文化寓意。另一位小讲解员则围绕石棺墓的形制展开讲解,从墓葬布局到出土文物,讲述石人、石棺背后的故事。
“孩子为了这次讲解做了很多准备,查资料、练表达,不仅学到了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看到她能自信地向大家介绍家乡的文化遗产,特别自豪。”学生家长苏君说。
据了解,切木尔切克石人及石棺墓群位于阿勒泰市区西南12公里的切木尔切克镇,由16个单体文物点组成,分布着众多石雕人像及古墓葬。其墓葬形制丰富,以大型茔院制石棺墓和石围石堆墓、石棺墓最为典型,石雕人像的数量及类型居阿勒泰之首,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夏商时期阿勒泰地区考古学文化的重要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