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基层行 | 富蕴县:精深加工让新疆阿勒泰羊身价倍增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古丽娜 阿丽娜·阿依登 实习记者 王景鸿 通讯员 阿吴英·哈得勒别克)7月13日,在富蕴县戈壁绿洲生态农牧有限公司全封闭车间里,身穿白色工装的工人们手指翻飞,熟练地将屠宰后的阿勒泰羊精准分割:排酸、剔骨、修形、包装——印着“新疆阿勒泰羊”的冷链货柜即将发往疆外市场。
车间玻璃幕墙外,牧民叶尔肯·波拉提看着自家牧场养出的阿勒泰羊变成标准化商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以前卖活羊,每只只能赚200元,现在跟企业合作,精深加工后多赚了一倍!”
这座建在富蕴县库尔特乡达拉阿吾孜村的4500平方米厂区,正以全年57.5吨的精细加工量,让“吃中草药、喝低氘水”的阿勒泰羊香飘全国餐桌。从雪山牧场到精深加工厂,一条串联3000户牧民的产业链,把“戈壁荒滩”变成了“绿洲银行”。
富蕴县戈壁绿洲生态农牧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主营阿勒泰羊收购、羊肉分割及销售。公司依托三大养殖基地(富蕴县杜热镇、福海县、布尔津县),构建总面积5.2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区,年养殖规模达2.2万头(只),是地区重要活畜储备基地之一。
在加工端,企业建设4500平方米厂区,配备全封闭无尘分拣车间、速冻冷库、检测实验室等15个功能区块,实现整只牛羊屠宰、精割速冻、气体包装一体化生产。2024年精细化分割出6大系列50余种产品,切实满足高端市场多元化需求。
为激活牧区造血功能,该公司创新推行“牧企互助”机制。通过培育本地技术骨干,向合作牧民传授科学养殖、疫病防控技术,提升成活率与肉质标准。同时,与3000余户当地养殖户签订收购协议,以保底价兜底牧民收益,规避市场波动风险。
品牌化营销也是该公司推广阿勒泰羊的亮点之一。公司注册“小羊可可”“勒泰山养”等品牌,通过国家级有机认证,推动阿勒泰羊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溢价; 借力数字渠道突破地域限制,入驻抖音等平台,以直播展示草原牧场生态场景,吸引国内其他省份消费者下单;亮相亚欧博览会、冬博会等重要展会,推出贴体礼盒、精品肉类组合等20余种新品,拓宽高端商超渠道; 借鉴青海、内蒙古等地“牛羊产业集群”经验,与更多企业建立稳定供销链,加速市场渗透,让阿勒泰羊走得更远。
“富蕴县戈壁绿洲生态农牧有限公司作为地区畜牧业转型标杆,2024年产值突破500万元,初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闭环,为阿勒泰地区生态农牧业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富蕴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阿森·达吾肯说。
“我们要让阿勒泰羊从雪山牧场香飘万家,更要让牧民共享产业链增值红利。”富蕴县戈壁绿洲生态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谭永乐说,“下一步,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精深加工产能,开发更多阿勒泰羊肉制品。”
记者手记:
乡村振兴的核心动能,在于让产业链扎根乡土、让增值收益留在乡村。
富蕴县戈壁绿洲生态农牧有限公司用近10年时间,在茫茫戈壁“凿出”一条串联3000户牧民的牛羊肉产业链,其价值远不止477万元年产值。它用实践证明“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的协同共振,正是阿勒泰牧区破解“资源孤岛”困局的金钥匙。
当阿勒泰羊从“整只活畜”变为几十种精细化分割产品,当牧民从“靠天吃饭”转化为参与订单养殖、加工分红,传统畜牧业的边界被彻底打破。工厂的分割加工车间里,阿勒泰羊的鲜美密码,正被转化成乡村振兴的“黄金密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