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基层行丨50亿元碳纤维项目落地阿勒泰 跨域 "飞地模式" 助力高端材料产业发展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常轶茹)想象一下,有一种材料,它比钢铁还要坚固7到9倍,却比铝材更加轻盈;它不会像金属那样生锈腐蚀,却能承受上千摄氏度的高温。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未来材料,而是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的“黑色黄金”——碳纤维,一种在强酸、强碱、油污、盐雾等极端环境下依然保持稳定性能的超级材料。
7月4日,阿勒泰地区行署与浙江万利碳纤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利碳纤维)签订了碳纤维框架合作协议。记者从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万利碳纤维在阿勒泰地区投资50亿元,建设年产6万吨PAN基原丝及3万吨PAN基高端碳纤维项目(以下简称:碳纤维项目),主要产品为T700-T800高端碳纤维,将于8月上旬开工建设。
该项目聚焦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占地600亩,新增建筑面积约36万㎡,将建设纺丝生产线14条、碳纤维生产线12条,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风电叶片等高端领域。
万利碳纤维董事长万祖干形象地向记者解释道:“碳纤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支撑性材料,简单来说,一根手指粗的高强度碳纤维就可以拉动飞机。一副由碳纤维制造的自行车车架,重量只有600克左右,相当于3个苹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壮大,碳纤维的市场应用也在不断拓展。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碳纤维需求加速增长。除了航空航天对碳纤维的需求保持增长外,以风电叶片为主的新能源市场正成为拉动碳纤维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碳纤维产业跨入以工业应用为主的新阶段。
同时,我国商用航空、无人机等领域装备持续升级迭代,在可预见的未来,碳纤维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万祖干表示,之所以将项目落地阿勒泰地区,主要是因为阿勒泰地区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产业生态、完善的基础配套和优良的营商环境。阿勒泰地区地处新疆北部,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接壤,区位优势显著、出口通道便利,未来发展可进一步覆盖周边国家。同时,清洁能源丰富、绿电优势明显,为碳纤维项目生产提供了必要条件,可实现绿色化、低碳化发展。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碳纤维因其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卓越特性,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风电等众多高端领域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项目落地阿勒泰后,必将助推双方共同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共同推进碳纤维材料在高端制造产业的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本项目由阿勒泰市招商引资,落地建设在黑龙江富蕴工业园区,是阿勒泰市、富蕴县首次以“飞地模式”成功签约的项目,也是地区以“飞地”模式探索县域特色产业联动发展的生动实践。
何为“飞地”?它是指在行政上互不隶属的两个及以上地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在特定区域合作建设开发各种产业园区。
简单来说就是,我有项目,你有土地。通过“飞地模式”让阿勒泰市和富蕴县的跨域“牵手”水到渠成,走一条产业共通、市场共拓、项目共建、区域共富的协作之路。
“本次飞地经济模式的落地,将进一步优化地区产业布局,促进资源要素科学流动,激发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地区工信局局长李红梅说,“我们鼓励各县市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完善发展成果分享机制,加快统一市场建设,促进要素自由有序流动,为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