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克灌区连续十年免费灌溉 解了生态林带的“渴”,暖了村民的“心”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实习记者 王景鸿 通讯员 王卫海 李欣)十年来,额尔齐斯河流域水利管理中心喀克灌区以一场润物细无声的生态行动,为辖区哈巴河县萨尔布拉克镇阔克塔斯村20余亩集体林带免费提供1000余万立方米生态水,解了生态林带的“渴”,暖了村民的“心”。
阔克塔斯村集体林带位于村委会3公里处,是抵御风沙、涵养水源的天然屏障。然而,受区域气候干旱、降水量少的影响,林带存在灌溉不足的问题。
“那时候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仅3万元,但集体林带自费灌溉每亩每年要花费七八百元,村集体根本无力承担。”阔克塔斯村党支部书记杜特力·哈力别克说,“还好,喀克灌区了解到这件事后,立即向我们伸出援手。”
灌溉现场,各族群众与灌区工作人员并肩作业的身影成为一道别样风景。村民加那提别克·马尔孜汗主动协助调试滴灌设备,技术人员李欣手把手教村民操作节水阀门,哈依沙·侯赛因站在林带边,望着汩汩清水流入林地,眼中满是感激:“水来了,树活了,我们的心也更近了。”
这场免费灌溉行动,不仅解决了林带的燃眉之急,更在潜移默化中深化了各族群众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共识。村民们自发成立护林队,定期巡查林带、清理杂物,用实际行动守护身边的这个“绿色银行”。正如杜特力·哈力别克所说:“水连着心,树连着情,各族群众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我们不仅要算水账,更要算民生账和生态账。”额尔齐斯河水利管理站站长史铁军表示,无偿浇灌行动是灌区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具体实践,也是推动水利惠民政策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我们将在守护绿水青山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书写新时代的水利答卷,让“民族团结水”永远滋润这片美丽的土地。
十年稳定供水让集体林畅饮甘露,茁壮生长。如今,站在林带间,五十多岁的对山汗·恰依木拉提抚摸着粗大的树干,脸上满是喜悦:“十年前,我和父亲种下这批杨树,现在它们已经长成发挥作用了,这多亏了喀克灌区兄弟们的帮助。这些日子,不少村民都在盘算,在林带里养些土鸡,发展林下经济,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