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源集团智能化生产成养驼牧民致富新引擎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常轶茹)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的新概念。在阿勒泰广袤戈壁上,有一家高端乳制品生产企业——新疆旺源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旺源集团),正以昂扬的姿态,深度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书写着乳品行业发展的辉煌未来。
在这里,平均每秒灌装11包250ml驼奶,从原料检测、低温灭菌到灌装的全自动化流程仅需2小时;4名技术人员可完成传统工厂80人的生产量;驼奶保质期可延长至180天,同时最大程度保留活性营养。
这里就是由旺源集团投资10亿元建设并即将投入使用的智慧化产业园。5G技术是这座未来工厂的“智慧大脑”,赋予了整个生产流程超强的“感知”和“思考”能力。车间里,5G网络实现了设备之间的高速互联,每台机器的运行数据都能实时上传至中央控制系统。
工作人员只需坐在中控室,通过大屏幕就能对整个生产过程了如指掌。5G网络将上千个传感器联成一体,生产进度、设备状态、质量检测结果通过屏幕一目了然。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系统会迅速发出预警,并给出相应解决方案。
驼乳智能化生产加工车间一角。通讯员 范芯 摄
“工作人员不在现场,也能通过手机或电脑,对生产设备进行远程调整和控制。当需要调整某台灌装机的灌装量时,只需在终端设备上输入指令,几秒钟内灌装机就能精准响应。”旺源集团办公室主任范芯说。智能化设备带来的效能提升令人惊叹。旺源集团副总经理郭志强算了一笔账:传统车间日处理驼奶60吨,而新设备每小时产能达10吨,生产效率提升10倍;原本需要80名工人的生产线,如今仅需4名技术人员监控。更令人期待的是产能释放带来的产业变革——园区设计年处理驼奶7万吨,较过去增长近10倍,这将直接带动当地牧民收入大幅增长。
目前,产业园的三大板块正同步建设。乳业车间内,价值千万元的冻干设备可保留驼乳98%的活性成分;化妆品车间采用纳米萃取技术提炼驼乳精华;生物制药区里,工作人员与科研院所的专家组成联合攻关团队,围绕驼乳活性成分开发、生物提取技术等前沿领域开展深入研究。这里不仅是生产基地,更是产业创新的策源地。
产业园外同样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作为福海县喀拉玛盖镇窝依阔拉村的养驼大户,吾木尔别克·木斯尔汗家的挤奶骆驼数量从以前的25峰增至现在的120峰,日产驼奶量从38公斤提升到460公斤,现代化养殖技术让传统牧业焕发新生。
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人才链建设是关键。今年,旺源集团管培生计划招聘人数占集团核心业务板块总人数的8%,未来这一比例将持续攀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旺源集团董事长陈钢粮说,集团坚持“人品优先、责任为本、持续学习”的用人理念,构建起平均年龄36岁、“90后”占比超三分之一的管理团队。我们不仅要培养业务骨干,更要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产业领军人才。集团计划未来五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人才建设,并构建全国首个骆驼产业博士后工作站,为涵盖驼乳、生物制药、康养文旅的全产业链培育专业高素质人才。
千百年来,骆驼作为驮运物资的“沙漠之舟”,是沙漠旅人的忠实好友,是“一带一路”的见证者,足迹遍及贸易、交通和人文交流领域。农业新质生产力改变了当地传统生产模式,实现骆驼产业的华丽转身。如今,旺源集团打造的“专家+协会+牧民”三级服务体系已培育出一批掌握现代养殖技术的新型牧驼群体,带动福海县骆驼存栏量突破4万峰。旺源集团拥有的400万亩天然牧场与1000亩智慧工厂,已发展成为集骆驼原生态养殖、产业科技研发、产品深加工、国内外销售、文旅康养、生态治理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国布局3000余家专卖店,产品远销美国、新西兰等50余个国家……浑身都是宝的骆驼,已成为阿勒泰特色产业发展的载体,有力助推当地农牧民走上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