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海县:荒原变沃野,铸牢共同体的农场实践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通讯员庄晓颇、周纪松)地处福海县境内的阿勒泰地区一农场有限责任公司,历经六十余载风雨洗礼,始终闪耀着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的璀璨光芒。从1956年国营哈巴河农场的艰苦创业,到2022年改制为国有投资公司后的转型腾飞,一农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职工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奋斗的壮丽史诗。荒原变沃野,碱滩化金滩,这片热土的沧桑巨变,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传承红色基因 浓浓乡音串起心灵纽带
走进一农场,你会听到一种独特的“乡音”。田间地头,哈萨克族职工沙拉哈提.阿合卖提操着一口地道的江苏话,向汉族“老把式”徐军支请教玉米地后期管理:“徐老弟,你看看我这个玉米后期管理方面还需要注意哪些细节问题?”徐军支同样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详细解答。不看长相,你会误以为这是两位江苏老乡在拉家常。
这浓浓的“江苏乡音”,是一农场最温情的纽带。88岁的老职工王公民忆起创业岁月,眼中闪着光:“那会儿条件苦啊,职工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民族,但大部分都来自江苏。饿了,大家掏出干粮分着吃;冷了,挤在一块儿互相取暖。管你是哪个民族,都是亲兄弟!时间长了,江苏话就成了咱们农场的‘通用语’,大家伙儿都爱说,听着就亲!”这份在艰苦岁月里凝结的、不分你我的情谊,像一粒饱满的种子,深深扎根在农场人的心田里,成为跨越民族界限的共同语言和精神密码。
在场史馆的玻璃展柜中,静静躺着一把爬犁。木架上深浅交错的刻痕,无声诉说着1960年那场风雪大迁徙的壮歌——风雪漫天,道路难行,哈萨克族复转军人与汉族支边青年用血肉之躯开辟道路,绳索勒出的血痕成为团结奋斗的勋章。如今,这把沉默的爬犁成了“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最鲜活的教材,时刻提醒后人:"我们筑起的不仅是万亩良田,更是牢不可破的团结之墙”
一农场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征程中,始终铭记党的奋斗历程,赓续“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红色农垦精神。他们精心打造红色农垦文旅小镇,让农垦文化铸魂育人;编纂《一农场志》,编排音诗画《农场,我心爱的家园》、舞蹈《中华大粮仓》,将农垦故事代代相传;将农垦精神学习融入日常,激励一代代农垦人传承红色基因,齐心协力发展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这份融入血脉的红色基因与浓浓乡音,如同无形的丝线,将不同民族职工的心紧紧串在一起。
播撒共富种子 田间地头长满幸福果实
产业兴,则民富;民富,则团结根基更牢。如今的一农场,早已不是单一的“庄稼地”。137名在职职工中,32%是少数民族兄弟,他们活跃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
哈萨克族职工瓦里汗・塔斯恒在 "五农模式" 培养下,从普通农民成长为 "双料" 技术能手,年收入增长三倍。“农场给了我金钥匙,各族兄弟手把手教我本事,现在收入翻了几番,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他的蜕变,正是农场各民族职工在产业协同发展中携手共进的缩影。
产业融合催生新动能,5万多亩农业农村部认证的 "健康养殖示范区" ,年产优质水产品 500吨,玉米烘干厂年处理能力达 5万吨,彻底解决 "卖粮难" 问题。红色农垦文旅小镇年接待游客 3000 人次,带动特色商品销售超 10 万元,形成 "旅游 + 农业" 的协同效应。
公司以硬核举措助力职工创业,3500 万元低息贷款扶持特色种植,144 万元农资让利减轻生产成本,小麦高产奖励政策激发技术革新热情。职工王银花捧着亩产 591.92 公斤的嘉奖证书表示:“明年我要接着干,让产量再往上蹿!" 这种你追我赶的创新氛围,让 12 万亩土地成为孕育希望的沃土。
共筑温馨港湾 房前屋后飘满团结芬芳
安居,方能乐业;共享发展成果,方显团结情深。“住进新房,暖在心头,各族职工都住在和谐苑小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串门更方便了,感情交流更多了,心贴的更近了。”,退休职工马子彬搬进崭新的棚改楼房时,把窗户擦得锃亮,笑容洋溢在脸上。
公司累计投入1.2亿元推进棚户区改造,265户像马子彬一样的职工家庭告别了低矮破旧的土坯房;500万元新建的现代化锅炉房,驱散了边疆的严寒;100万元精心打造的小区绿化,让400余位居民推窗见绿,漫步花园。傍晚的文化广场上,哈萨克族 "黑走马" 与汉族象棋对弈相映成趣,各族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民生的温度,丈量着团结的厚度。“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在一农场开展得红红火火。中秋月圆,汉族职工将象征团圆的月饼送到少数民族邻居手中;古尔邦节飘香,少数民族职工热情端出金黄酥脆的馓子与汉族兄弟分享。价值近百万元的节日慰问品,包裹着沉甸甸的“一家亲”情谊。寒冬腊月,100吨暖心燃煤送达80户困难职工家中,炉膛里跳跃的火苗,温暖了屋子,更焐热了人心。
一农场的发展,始终与地方振兴同频共振。旗下子公司蓬勃发展,成为拉动区域经济的强劲引擎。“企业强、地方兴、民族和”的共赢画卷,正是对“共同富裕”最生动、最温暖的诠释。房前屋后飘散的,是馓子的油香、月饼的甜香,更是民族团结一家亲的馨香。
六十九载春华秋实,一农场有限责任公司用实际行动印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繁荣发展的根本基石。从荒原到沃土,从传统农业到智慧农场,各族职工在红色基因传承中团结奋进,在产业振兴中携手共富,在民生改善中守望相助,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阿勒泰草原绽放得更加绚烂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