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染霜华守初心 基层沃土映丹心——记富蕴县老党员木沙亚·沙巴依的“夕阳红”坚守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古扎丽·阿布都热西提)在富蕴县库额尔齐斯镇新蕴社区,75岁的老党员木沙亚·沙巴依的身影总让人感到格外亲切。胸前的党员徽章与“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交相辉映,像两枚时光的印记,刻下他与这片土地相伴相守的赤诚岁月。从青春年少到鬓染霜华,他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奉献,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成为基层沃土上一抹亮眼的“夕阳红”。
叶尔多斯·胡尔曼尼亚孜 摄
扎根基层的“活教材”
1950年出生的木沙亚,1966年投身教育工作,197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如今虽已满头银发,却依旧精神抖擞——清晨的社区广场上,他弯腰捡拾垃圾的动作利落有力;文化活动室里,他用洪亮的嗓音带领居民学政策、话发展。作为新蕴社区网格党支部成员,他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每一次政策宣讲、每一场民情沟通中,坚定传递着“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成为邻里心中的“主心骨”。
叶尔多斯·胡尔曼尼亚孜 摄
矛盾调解的“老把式”
“退休不是终点,而是换个地方继续为人民服务。”木沙亚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凭借多年的教学积累,他化身社区“智囊团”成员,发现邻里因琐事起争执,便主动上门用“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化解矛盾。他常说:“社区和谐了,居民才能感到幸福。”点滴付出中,他把党员的“服务范儿”刻进了日常。
叶尔多斯·胡尔曼尼亚孜 摄
终身学习的“不老松”
活到老、学到老是木沙亚的“不老密码”。书桌前,他记满了学习笔记;社区讲堂上,他用“家常话”解读民法典,将“权利与义务”讲成生活故事;散步时,他带着收音机学国家通用语言,还拉着年轻人“互教互学”。“时代在变,党员的学习劲头不能变。”这份坚持,让他始终与时代同频。
家风传承的“火炬手”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党爱国”是木沙亚家的代代家训。他常给子女讲新疆发展变迁:“土路变柏油路,土房变楼房,都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在他的影响下,子女们接力教育事业,有的扎根乡村讲台二十载,有的在教育管理岗位深耕创新。木沙亚一家用奉献为新疆教育事业添薪加火。
叶尔多斯·胡尔曼尼亚孜 摄
荣誉满身的“实干者”
翻开木沙亚的荣誉册,喀拉通克乡优秀党员、富蕴县优秀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每一项都是实干的印记。但他总说:“最珍贵的荣誉,是居民喊我一声‘老木同志’。”
新蕴社区党委书记李珍珍感慨道:“木沙亚同志就像一棵胡杨树,扎根基层,默默守护。在新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无数这样的党员,用平凡坚守书写不凡。”
七十载风华正茂。木沙亚的故事恰是万千新疆儿女与家乡共奋进的生动缩影——初心不改,步履不停,共同续写着这片土地繁荣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