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打独斗”到“抱团致富”——阿勒泰强村公司铺就村民“家门口的增收路”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俊秀)8月25日,布尔津县也格孜托别乡2025年美丽乡村建设现场热火朝天,村民干劲十足。“以前都是自己联系打工点,现在强村公司的‘以工代赈’项目,让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也格孜托别村村民哈依沙尔·加勒哈思别克表示。强村公司还承接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项目,都优先吸纳当地村民参与。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优化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乡村要振兴,既需要因地制宜,依托当地的资源禀赋,更需要有“强村公司”的带动和整合。
村民正在吉木乃县乌拉斯特盛世强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的联合超市选购物品。地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积极探索“强村公司”发展模式,以灵活的经营机制、多元的经营模式、开放的股权架构等优势,打破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单兵作战格局,通过整合多方资源,联村抱团发展,实现了农村资产、资源的优势互补、叠加发力。
“目前,阿勒泰地区共成立31家强村公司,各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机械租赁、以工代赈、物业服务等方式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就业,实现增收。”地区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中心主任黄利斌表示。
土地“串珠成链”:零散田变“金土地”
8月25日,在青河县阿格达拉镇的广袤田野里,金黄的向日葵在风中摇曳,大型农业机械不时在田间穿过。这景象,让种了一辈子地的村民阿合买提·木塔勒直点头:“以前,各家的地就像碎玻璃,拼不成块,现在强村公司一整合,千亩地连成片,机器跑起来带劲,产量也噌噌往上涨!”
2023年以前,青河县不少村子的土地被田埂分割得零零碎碎,大型农机用不上,产量也上不去。2023年,阿格达拉镇以“抱团发展”为核心思路,联合社会企业参股,共同组建了阿格达拉镇兴农强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以闲置房屋、种植土地、农机机械等资产托管收入为主要来源,依托阿魏灌区一产资源,拓展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服务,充分带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序发展。
“刚开始我也怕,土地给出去了,万一公司黄了咋办?”村民吾木提汗·胡安得克说。后来公司请了农业专家,按市场需求种起了订单打瓜和油葵,技术员手把手教管理,去年她家土地流转费加务工收入,比往年多挣了近2万元。
布尔津县也格孜托别乡2025年美丽乡村建设现场。地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公司累计投入970万元完成1054亩耕地建设、2150亩沙棘林建设、600亩人工饲草料地建设,每个农村社区(村)增收50万元,带动200多位村民在‘家门口’务工。”阿格达拉镇兴农强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旭说。
“以工代赈”促就业:农闲季变“挣钱季”
“挖渠、铺路、栽树……啥活儿都能干,一天的工资揣在兜里,比出去打工踏实多了。”8月7日,在布尔津县也格孜托别乡道路绿化现场,村民布勒木汗·坎孜里汗抹了把汗,被晒得红扑扑的脸上笑开了花。
道路绿化现场是布尔津县惠众强村联合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该项目让多位像布勒木汗·坎孜里汗这样的村民尝到了甜头。
强村公司办理劳务派遣业务,联合优秀劳务经纪人,对辖区种植区进行劳务派遣。地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布尔津县惠众强村联合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3年4月,由也格孜托别乡克孜勒托盖村、克孜勒加尔村等8个农村集体共同持股。公司负责工程承包、机械租赁、土地流转服务、市政公共服务及农畜产品采购等。“很多活儿,我们都优先雇本村村民,村民们不光挣钱,还能学手艺。”该公司总经理高远说。
今年,布尔津县强村公司通过以工代赈,已启动牲畜收购、机械租赁、工程服务等8个项目,实现营业收入200多万元,带动70多名村民就业,发放劳务工资12万多元,农闲时的村子,再也不是“猫冬”的冷清样,反倒比农忙时还热闹。
青河县阿格达拉镇旺农兴村供销社有限公司种植的打瓜丰收了。公司组织周围的群众过来晾晒,在帮助增收的同时,也解决了一部分零工就业。地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农贸市场”活起来:土产卖出“俏价钱”
每逢周末,吉木乃县乌拉斯特镇强德珠尔特村巴扎(农贸市场)里,吆喝声此起彼伏。“尝尝我们种的沙棘果,酸甜得很!”“刚出炉的馕,热乎着呢!”……商贩们的吆喝声裹着烟火气,在市场里回荡。这个由该县乌拉斯特盛世强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牵头翻新的巴扎,如今成了周边十里八乡的“聚宝盆”。
以前,吉木乃县农户卖东西,要么在路边摆个摊,风刮日晒,要么被收购商压价。不少商户反映市场不规范,价格也上不去。2024年,由吉木乃县13个村集体入股的乌拉斯特盛世强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通过整合各村闲置资源,特别是把强德珠尔特村巴扎重新整修,搭起彩钢棚,划好摊位,还请来县城的电商帮忙直播。
“以前我家的哈萨克族刺绣,都是靠口碑传递。现在巴扎里有了专门的手工艺品区,近一个月就卖了3000元!”村民巴合提汗·巴达提指着摊位上的绣品,笑得合不拢嘴。据乌拉斯特盛世强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振祥介绍:“现在巴扎不仅有本地农户,还吸引了哈萨克斯坦的小商贩来换货,每天人流量超2000人,今年上半年实现创收24905元,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还带动了300余人就业,成为公司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从整块流转土地,到以工代赈,再到热闹的巴扎市场,阿勒泰地区的强村公司就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乡村致富的门。土地活了,村民忙了,钱包鼓了,乡村振兴的图景,正在这片土地上慢慢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