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促增收 哈巴河县激活秋日“丰收局”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古扎丽·阿布都热西提 通讯员 何绰)秋日的哈巴河县,田野草原间满是丰收景象。如今,从田间耕耘到农产品加工,再到“云端”销售,科技正深度融入农业生产全链条,为激活高质量“丰收局”注入强劲动力。
在萨尔塔木乡阔克塔斯村的打瓜田里,取籽机缓缓驶过,精准完成打瓜籽的提取。“过去人工给1亩打瓜取籽要三四天,现在专用取籽机一天就能搞定20多亩!”种植户库丽旦·阿斯力哈孜难掩喜悦。
同样的科技场景也出现在巴勒塔村马铃薯基地,收获机穿梭田间,一个个饱满的马铃薯被快速采收;而萨尔塔克太村的12万亩食葵已化作金色花海,这背后离不开春夏时节县技工学校开展的“食葵高产栽培”系统化培训,让“科技范儿”助力丰产。
科技赋能不仅停留在收获季,更贯穿耕耘全过程。哈巴河县吉林援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吉林省农科院阿勒泰地区哈巴河试验站)累计引进试种农作物、蔬菜瓜果、中药材品种881个,筛选出的青贮玉米品种在本地推广4万余亩,助农牧民增收800余万元。试验站还通过智能温室繁育36.5万株优质蔬菜种苗,免费发放29.5万余株,为庭院经济提供科技支撑。
农产品加工环节也在科技助力下实现高附加值。不久前,新疆康元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一家企业签约,合作推进沙棘创新药及保健品研发产业化,推动当地沙棘产业从传统加工向健康产业升级。目前,哈巴河县已形成粮油、中草药、沙棘、渔业、禽畜养殖等多元加工产业格局。
在销售端,“云端”模式让农产品卖得更好。牧民哈布尔拜·木尔萨尔的200只阿勒泰羊未出栏就收到全款,每只售价高出市场价约200元——这得益于“云端销售”:消费者通过“那仁夏牧场”微信小程序认购,可视频见证羊羔佩戴“一品一码”溯源项圈,后续羊群转场、体重变化、体检报告等信息均能在手机端实时查看。
从传统农耕到科技赋能,从单一生产到全产业链发展,哈巴河县以科技为笔,在田野草原间书写丰收答卷,既让群众吃上“产业饭”,也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