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数据跑路”+“脚板入户” 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杨玮璇
“没想到刚办完住院手续,社区干部就带着救助政策上门了!”近日,阿勒泰市金山路街道居民马合沙提·别克因突发心脏病住院,医疗费用让本不富裕的他犯了难。令他意外的是,出院第二天,社区网格员便主动上门,送来了临时救助申请表。
这温暖的一幕,正是阿勒泰地区民政局创新实施“大数据+铁脚板”社会救助模式的生动写照。如今,在阿勒泰,一条条跳动的数据、一双双不知疲惫的脚板,正共同编织一张覆盖城乡的民生保障安全网,让每一个身处困境的群众都能被及时看见,获得温暖扶助。
数据“预警哨” 吹响主动救助
以往,不少困难群众因不了解政策等原因,陷入“有困难不知找谁帮”的困境。如今,地区民政系统打通人社、医保、教育等12个部门的数据壁垒,建立起动态更新的“民生数据库”。当系统捕捉到医疗支出骤增、家庭成员失业等8类异常信号时,会第一时间生成疑似困难家庭名单,如吹响“预警哨”般推送给基层。
“数据筛查让我们告别了‘守株待兔’式的被动救助。”地区民政局社会救助科负责人肖娅介绍说,仅今年上半年,系统就精准识别出6340户潜在困难家庭。
脚板“丈量尺”量准民生实情
“张大叔,您家羊圈今年出栏多少只?儿子在县城打零工每月能挣多少钱?”迎着清晨和煦的阳光,布尔津县民政局干部木拉提汗·哈迪勒别克带着民情日记本走进牧民家中。
大数据虽提供了精准线索,但困难群众的真实生活状态,还得靠“铁脚板”去丈量。
在福海县阔克阿尕什乡,村民李明一家曾因“同生活不同户口”导致数据筛查出现偏差。工作人员通过走访,发现他需独自抚养患病的侄子,最终为其争取到特困人员供养待遇。“数据可能有盲区,但脚底板能踏出实情。”福海县民政局干部李娜说。
闭环“服务链”托举幸福生活
“不仅拿到了低保金,社区还帮我找到了公益性岗位!”布尔津县河滨路社区居民阿依古丽·木拉提难掩激动。这位单亲妈妈因患慢性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系统监测到她的困境后,走访队员不仅为其办理了低保,还链接就业资源帮她找到了社区保洁工作。
如今,地区已形成“数据预警—派单核查—精准认定—实施救助—动态监测—效果评估—政策优化”的完整服务闭环。从单纯发放保障金到“物质+服务”综合帮扶,从“生存型救助”向“发展型救助”的转变,让民生保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今年以来,全地区已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7782万元,为2万余名困难群众解决就业、医疗等难题。
“每一个数据跳动都连着民心,每一次入户走访都承载期盼。”肖娅表示,后续,地区将持续擦亮“大数据+铁脚板”民生品牌,让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让每一位群众都能在暖阳下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