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以教师之强筑牢教育强国根基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胡俊秀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近年来,阿勒泰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抓手,以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自治区 “天山英才” 李廷璐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师大附中吉木乃县分校物理教师李廷璐,为吉木乃县 新聘教师带来《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与优质资源的获取》专题培训。
截至2024年,阿勒泰地区共有教职工1.36万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900余人。有2名教师分别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2名教师入选自治区“天山英才”培养计划教育教学名师培养项目;9名教师荣获“自治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特级教师称号”。新疆首个“双名”校长工作站落地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优化队伍结构,均衡教师资源配置
9月6日,新疆财经大学阿勒泰校区举行开学典礼。首批授课教师100%来自校本部,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占比约70%。
新疆财经大学阿勒泰校区于今年5月30日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设立,由新疆财经大学与阿勒泰地区共建,设置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国际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5个本科专业,结束了阿勒泰地区没有高等本科院校的历史,是阿勒泰地区构建从学前教育到本科层次教育的全链条人才贯通培养体系的生动实践。
曾经“本地生源留不住,优秀教师招不来”是阿勒泰地区教育发展的瓶颈。近年来,随着教师培养体系的完善、教学设施的完备和教学环境的改善,阿勒泰地区教师资源配置得到不断优化。
9月2日,在青河县青河镇第一小学执教的教师祁芳英正带领学生朗读古诗词。今年是她在该校执教的第三个年头。2023年,祁芳英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县管校聘”中脱颖而出,从阿热勒托别镇牧业寄宿制学校竞聘到了现在的岗位。
青河镇第一小学执教老师祁芳英正带领学生学习语文。
“‘县管校聘’机制,让我们从原来被动接受工作安排,到现在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应聘到更适合自身的岗位。”祁芳英说。据了解,当年参与这项试点的还有900多名教师。
让教育人才有序向薄弱领域和关键环节流动,是阿勒泰地区2023年在青河县首次实施教师“县管校聘”体制改革的初衷。为解决教师资源配置不均问题,阿勒泰地区扎实开展支教轮岗工作,每年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从城区选拔一批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把好的教学理念、方法和育人体系带回乡村学校。近十年来,参与交流轮岗教师达5000余人,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教师资源配置逐步趋于均衡。
除此之外,阿勒泰积极探索人才引进机制,通过“银龄讲学”计划、大学生实习支教等教师补充机制,精准补充紧缺学科教师。“十四五”期间,通过招才引才入编教师807人。依托自治区“天山英才”、地区“金山名师”等支持计划,近5年来重点培养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领军人才400余人,充分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创建38个金山名师工作室,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推动全地区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提升专业能力,强化教师素质培养
“想知道球状闪电是怎么形成的吗?”9月2日,在阿勒泰市第一中学的多媒体教室里,物理老师正通过智慧教育云平台给学生们解释球状闪电的科学原理,大家通过大屏看见生活中不常见的球状闪电,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有高素质的教师,才有高质量的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既需要留住好教师,也需要培养好教师。
“智慧教育云平台整合了公共资源类应用、教育教学类应用、教育管理类应用等40项子系统,功能十分强大。教师不出门也能向优秀教师学习如何上课、备课。”阿勒泰地区教师管理中心主任陈敏章表示,“在课堂互动环节,平台还支持多种互动方式,比如在线答题、小组讨论等,方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智慧教育云平台的运用实现了传统教育向数字教育的转变,实现了教育资源跨区整合。为提升教师整体素质,阿勒泰地区研究制定了《阿勒泰地区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提升培训方案(2023—2025)》,按需设计培训内容,重点向乡村薄弱学校和学科教师倾斜。打造“1+N”教师培训体系,利用“国培”“区培”计划,每年培训1300余人次。
此外,阿勒泰地区充分发挥援疆优势,按照“支援一所学校、示范一个片区”的要求,集中力量培训和传帮带本地教师,引导援疆教师与300多名结对徒弟集体备课、磨课、研课,组建援疆教师名师工作室13个,通过“专家带骨干”“团队带团队”,开展线下培训120场次,提高师生的普通话水平,开展专题讲座96场次、同课异构75课时,分享优质资源,变“送粮”为“播种”,变“输血”为“造血”。
福海县初级中学八年级2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多边形内角和》数学实验探究。
来自吉林省的援疆教师刘娜,在布尔津县高级中学可谓“大显身手”。她开展分层教学、分层留作业、分阶段考试,还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让优秀学生上台示范讲解。在她的引导下,学生们你追我赶,学习热情被彻底激发。
激发队伍活力,深化多项改革举措
在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每年的“我的师德观”师德师风主题演讲比赛总会吸引众多教师参赛。教师们结合自身教育实践,深情讲述对师德师风的深刻理解与真实践行。这是阿勒泰地区常态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尊师重教风尚的一个缩影。
地区第二高级中学举行“我的师德观”师德师风主题演讲比赛。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阿勒泰地区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把师德师风教育贯穿师范生培养和教师管理全过程。制发《阿勒泰地区教育系统师德专题教育实施方案》,组织教师进行师德师风专题教育,规范教师职业素养,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针对在职教师,开展一系列职称和待遇改革,健全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长效机制。修订“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职称评审条件,累计通过“双定向”职称评聘110人,高级职称及以上占比40%,最大化保障教师的权益。
“现在教学更有冲劲了。”在哈巴河县库勒拜镇中心小学,教师任学英在乡村教育一线坚守多年,修订职称评审条件后,凭借突出的教学成果,顺利通过了“双定向”职称评聘。这不仅是对她个人多年付出的认可,也让更多教师看到了扎根乡村教育的希望,激励着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发光发热。
2023年,阿勒泰地区以吉木乃县为试点,实施从教资格改革,建立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完成815名教师教资定期注册,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激发教师队伍活力。目前,这项改革已在全地区全面实行。
培根铸魂育新人。面向未来,阿勒泰地区将大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持续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培育更多“大国良师”,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阿勒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