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流”聚力,关爱有“家”
——新疆布尔津县让流动党员“有家”更“有为”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刘海 通讯员 阿斯来·别克多拉
“您好,这是县党工委为您准备的‘流动党员服务包’,里面有《流动党员活动证》、组织生活指南、学习手册和联络卡,记得及时在流入地党组织报到,有任何需求随时联系我们……”近日,在新疆布尔津县杜来提乡党建专干帕孜拉·金恩斯向即将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李琴递上服务包,细致叮嘱注意事项。
这温情一幕,正是布尔津县以“信息化+人性化”抓实流动党员服务管理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布尔津县聚焦流动党员“管理难、服务难、作用发挥难”问题,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创新服务载体,引导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志”,在服务他乡发展、反哺家乡建设中彰显先锋本色。
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管理体系。县级层面由组织部门统筹协调,安排专人负责流动党员信息系统运维;乡 ( 镇 ) 层面,指定党务专干负责辖区流动党员排查联络;村(社区)层面由各党组织,通过“一线查、上门访、电话问、微信联”拉网式排查,全面掌握流动党员外出时间、从业领域、联系方式等信息,建立“一支部一表、一党工委一册”动态档案。目前,已为62名流出党员、67名流入党员精准定位,实现“流动不流失、管理不断线”。
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化服务矩阵。线下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总站”,在全县7个乡(镇)及吉克普林区域设“服务分站”,构建“1+7+1”服务体系,提供组织关系转接、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抓住节假日返乡节点,组织包村干部入户宣讲政策、了解需求,落实“返乡必访、有难必帮”。线上创新制作《流动党员归队指南》等微动漫,并建立“1对1”“1对N”结对联络机制,推动35个党支部与62名流动党员组建联络队,定期通报支部动态、开展思想引导,让流动党员时刻感受组织温度。
搭建“他乡服务+家乡反哺”双平台,推动流出党员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在流入地亮明身份,就近参与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开展“我为家乡建言献策”活动,结合春节、中秋等节假日等返乡时机,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召开座谈会,鼓励流动党员引项目、返家乡创业。引导流入党员融入社区治理,认领“微心愿”、包联居民户,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