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润人心 “她”声有力量——记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雪都石榴花”巾帼宣讲团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古扎丽·阿布都热西提
在“中国雪都”阿勒泰,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雪都石榴花”巾帼宣讲团,她们如同一束束温暖而明亮的光,照亮了基层理论宣讲的道路。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温情与智慧,在建强队伍、开展基层活动等方面积极探索,成为金山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力推动着巾帼宣讲品牌的建设与发展。

“雪都石榴花”巾帼宣讲团正在宣讲。
“雪都石榴花”巾帼宣讲团由地县乡村四级68支宣讲小分队、1539名宣讲员组成,她们用小故事、百姓话讲活大理论,受到各族群众欢迎。
“这些年,宣讲团各族姐妹一起准备宣讲内容,扎根草原、牧区与戈壁开展宣讲,彼此结下了深厚情谊。”说起宣讲团的故事,宣讲团成员古丽沙依拉西·热夏提滔滔不绝。
立足妇女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关注点,阿勒泰地区各级妇联组织创新开展“宣讲+”宣传模式,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从机关讲堂到农家屋舍、从院校课堂到社区广场,多形式开展宣讲活动,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让宣讲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思想在宣讲中升华、共识在宣讲中凝聚。

地区妇联“雪都石榴花”巾帼宣讲团开展大宣讲活动。
哈巴河县妇联组织“雪都石榴花”巾帼宣讲队、“晨曦”宣讲团、冬不拉小分队、先进模范等各支力量向妇女群众面对面宣讲,并积极探索“网格+妇联”巾帼大宣讲新路径,构建区域统筹、分片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将收集到的村情民意及时反馈其所在党支部;吉木乃县妇联走进别斯铁热克乡萨尔阿根村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青河县妇联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讲活动,积极营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自组建以来,地区妇联构建地县乡村四级宣讲体系,整合妇联干部、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等骨干力量,依托“妇女之家”、乡村大舞台等阵地,以“线上+线下”“文艺+宣讲”多元模式,常态化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

“雪都石榴花”巾帼宣讲团走进农牧区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国“双百政法英模”库兰·阿新别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阿尼帕·阿力马洪等榜样的加入,让宣讲更具感召力。宣讲团通过百家宴、红歌会、宣讲员大赛等活动,培育骨干力量、挖掘先进典型,推动各族群众从“旁观”变“参与”,其创新做法入选全国2024年度妇女工作改革创新优秀案例。
在阿勒泰市“户儿家”文化大院,宣讲员李红秀讲述马鞍背后各民族共居共乐的故事;吉木乃县的古丽沙拉西·热夏提背着音箱,走进牧区传播党的二十大精神;可可托海镇的比海霞·朱尼斯,激情宣讲“矿山母亲”的奉献精神……一个个鲜活案例、一次次深入基层的宣讲,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扎根。

地区妇联第一届雪都石榴花宣讲员大赛现场。
宣讲团还创新推出“宣讲+文化”“宣讲+科技”“宣讲+民生”模式,冬不拉弹唱、歌舞《石榴花开新时代》等“文艺式”宣讲广受欢迎;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微宣讲”扩大覆盖面,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全链条宣讲”。“要让宣讲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把好政策送到群众心坎上。”地区妇联党组书记、“雪都石榴花”巾帼宣讲团团长孔卫炜表示。

从草原牧区到戈壁乡村,从线下宣讲到线上传播,“雪都石榴花”巾帼宣讲团以1400余场次宣讲、覆盖6.7万人次的实绩,让党的创新理论浸润人心,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金山大地绚丽绽放。其经验做法在《中国妇女报》《中国妇运》专题刊发,不仅成为阿勒泰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闪亮名片,更以“石榴籽”般的凝聚力,为全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了温暖而坚定的巾帼力量。
“雪都石榴花”巾帼宣讲团正在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