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提前“报到”,钱包鼓得更快!看富蕴如何实现牧民增收与产业升级“双赢”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古丽娜 张福新 特约记者 阿依多斯·阿根别克 通讯员 阿吴英·哈得勒别克
初冬时节,阿尔泰山南麓牧歌悠扬。11月10日,富蕴县戈壁绿洲生态农牧有限公司全封闭车间里,身穿白色工装的工人们手指翻飞,熟练地把屠宰后的阿勒泰羊精准分割:排酸、剔骨、修形、包装——印着“新疆阿勒泰羊”标识的冷链货柜即将发往疆外市场。
阿勒泰羊,这一驱动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正悄然重塑着这片土地的经济版图。
近年来,富蕴县积极响应国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号召,聚焦本地资源优势,把阿勒泰羊特色产业作为推动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通过科技创新、种源保护、品牌打造和产业链延伸多措并举,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路径,让政策红利切实惠及牧民。

科技赋能,牧民尝到“两年三胎”甜头。传统“一年一胎”的养殖模式,让富蕴县杜热镇铁斯甫阿坎村牧民别尔德别克·买尔克特拜遇到收入瓶颈。今年5月,他主动尝试了政府推广的“两年三繁”(两年产羔三次)科学养殖技术。他家115只母羊自10月7日起开始产羔,目前已产羔80只。
“计划明年4月出栏,每只羊羔能卖到1200元左右。”别尔德别克算起了增收账,“新技术缩短了生产周期,两年能产羔三次,还有政策补贴,收入确实增加了不少!”
据杜热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干部叶尔买克·热夏提介绍,目前,该镇已有7户牧民参与“两年三繁”试点。服务中心通过政策宣讲和技术培训,重点教授牧民科学配种、精准饲喂、疫病防控等关键技能,旨在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吸引更多牧民参与。

种源筑基,良种繁育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保护和开发珍贵的地方品种资源,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与农牧民增收,富蕴县于2023年启动阿勒泰羊种羊繁育基地建设。基地通过繁育优质种羊、运用基因测序筛选高繁性能母羊,显著提升了阿勒泰羊的良种供应能力和品种质量。
富蕴县牧源农牧业发展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尔新·胡尔米提汗说:“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整合财政资金240万元,引进了1000只优质阿勒泰羊种公羊及生产母羊,为品种改良打下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产业延伸,深加工与品牌打造闯市场。依托“阿勒泰羊”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优势,富蕴县戈壁绿洲生态农牧有限公司成功获得“新疆品质”区域公共品牌认证,成为该县首家获此认证的企业。公司对阿勒泰羊实施精细化分割,开发出200克至1000克不等的独立包装产品,满足多元市场需求。
“我们利用阿勒泰羊的金字招牌,打造了自己的区域性品牌,市场反响很好。”富蕴县戈壁绿洲生态农牧有限公司经理郭志强信心满满,“通过线上销售和宣传,今年已完成销售30吨,目标直指100吨。精细化加工让阿勒泰羊走出了新疆,迈向了全国市场。”
展望未来,富蕴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阿森·达吾肯说:“我们将精准对接政策导向,立足县情实际谋划发展蓝图,2025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18900元,同比增速10%。”
阿森·达吾肯表示,富蕴县将持续强化种源保护,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推进精深加工体系建设,全力构建“良种繁育+标准化养殖+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的阿勒泰羊全产业链,推动产业向现代化、规模化、品牌化转型升级,不断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实现产业增效与农牧民增收“双赢”目标,奋力书写富蕴县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