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的李娟
阿勒泰的李娟
作者:韦小燕
《九篇雪》是李娟的处女作,这本书最早出版于2003年。那时,李娟刚二十出头,是阿尔泰深山里的一名小裁缝。16年过去,如今她已成为知名作家。去年8月初,她的最新散文集《遥远的向日葵地》还获得了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类)。看到这则新闻时,我笑得合不拢嘴,比发年终奖还开心。近十年来,李娟几乎拿遍了中国文坛的重要奖项,而我也深知,她今天的所有成就,都是赤手空拳闯出来的。这些荣誉,于她而言都是应得的。为此,真想站起来为她鼓掌。
在我看来,李娟的散文成就已经超越文学范畴,进入了哲学之境。这么说,绝非夸张。总的来说,李娟的散文有三大主题:生命、孤独、爱。这些内容宏大而深刻,足以涵盖我们漫长的一生。
作者简介
韦小燕,网名“诸神的恩宠”,西北人,现居北京。多年职场人,现为自由撰稿人。热爱读书、思考、写作。“有书”“水木文摘”等多平台签约作者。愿用文字点亮生活、用美好谱写人生,希望有一天能够出版一本属于自己的纸质书。
任岁月匆匆流逝你仍是荒野里迎风伫立的女少年
荒野哲学: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渺小
上世纪70年代末,李娟出生在新疆。而她的祖籍,在千里之外的四川省乐至县。
《九篇雪》里,好几篇文章都与荒野有关。荒野既是一种真实的存在,也是一种隐喻。隐喻什么呢?当然是渺茫得看不见未来的人生。在《补鞋能补出来的幸福》里,有这么一幕:李娟一家边给牧民修鞋,边畅想着未来。她们期盼着,有一天能过上城市人那种文明富裕的日子。外婆一心想回老家,而妈妈则想在城里买房子,并骑车周游全国。畅想完毕后,妈妈扭头对大家说:“为了这些目标,要好好干啊!”
喜欢畅想未来,说明对现状不满意。对现状越不满意,畅想才会越浓烈。这是生命和命运之间的角力。荒野是大自然的一角,在大自然面前,人永远渺小。然而再渺小,也可以有所作为。在荒野里生存,考验的不仅是各种硬技能,还有心理承受能力。
面对荒野、面对寂静,一个人能安然自若,这需要极大的定力。李娟做到了,而且没有一丝刻意。年轻的李娟像一株蒲公英,风把她吹到哪里,她便在哪里生根发芽,不抱怨、不哀叹。这种随遇而安的豁达气质,渗透在她的每一篇文字中,有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抚慰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生命越是苍凉,人就越要热爱生活。这便是李娟的荒野哲学。
青春之殇:疼痛是生命的常态,谁都无法逃脱
它也能见证我们的成长。有句话说:一个人的胸怀,是靠委屈撑大的。李娟的文字格局大,这是公认的。而这种大格局,正是源于那些年她吃过的苦、受过的辱之后的释然。
在《九篇雪》序言中,李娟说,年轻时的自己“中二”“轻佻”,犹如“井底之蛙”。但她也承认,那时的自己无论跌倒多少次,都能毫不犹豫地爬起来,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生猛劲。那种义无反顾的勇气,令现在的自己钦佩、羡慕。
痛并快乐着,是成长的代价,谁都无法逃脱这一规律。李娟把自己这种真实的生命状态,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让我们也感同身受。真实,是李娟文字的最大魅力,李娟能如此受读者喜爱,正是因为她的“真”。
人生来孤独,而爱是孤独的唯一解药
《九篇雪》里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是李娟的个人感悟,内容天马行空,有下雪、羊群、星空、森林、暴雨等等。这些文字,字里行间透着孤独、迷茫和惶恐。
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颠沛流离,让人心也变得动荡不安。人长时间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会不自觉地划分成两类。一类会变得越来越麻木,对生活渐渐失去热情;另一类会变得异常敏感,对于世界的一尘一沙都洞若观火。李娟属于后者。她的少女时代充满了不安全感,而这种不安全感,又给了她远超常人的洞察力。
文字是生活的映现。生活动荡,就连文字都透着飘零感。富蕴县、巴拉尔茨、沙依横布拉克、乌鲁木齐……这些地方,都是李娟曾经的居住地,却没有一处可以称之为家。是的,她的家,是一间流动的杂货铺。
孤独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人只要活着,就无法摆脱孤独。而一个人能否接纳孤独,决定了他精神层次的高低。无法接纳孤独的人将失去很多成长的机会。人一旦孤独久了,便爱上孤独。李娟,恰恰是孤独的受益者,孤独给了她一颗细腻敏感的心,时光又将这颗心打磨得通透平和。在一次访谈中,李娟说,孤独是非常美妙的感觉,孤独带给她的是自由和享受。
表面越孤独,内心越绚烂。李娟的心里始终装着爱,而爱,是孤独的唯一解药。外婆和妈妈给予了李娟爱和温暖,它们帮她撑过了最难熬的岁月,并成为她后来的创作之源。
生活是镜子,是哭是笑,由我们自己决定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根据地”:肖江洪是贵州,马金莲是宁夏,而李娟就是新疆,具体来说,就是阿勒泰。虽然她现在不住在阿勒泰了,但阿勒泰仍是她的精神家园。与其说李娟对阿勒泰怀有一种深情,不如说那是她对生活本身的深情。那种发自内心的力量,静谧、温暖、悠远,直抵人心,令人难忘。李娟说:“苦难是一种命运,不应该被赞美,也不应该被埋怨。”又说:“痛苦这东西,天生应该用来藏在心底,悲伤天生是要被努力节制的,受到的伤害和欺骗总得去原谅,满不在乎的人不是无情的人。最安静与最孤独的成长,也是能使人踏实、自信、强大、善良。”
是的,长大后,再当见识了世界的荒谬和人性的复杂之后,我们唯一所能做的,就是保持内心的澄澈,不要被这世界改变。当苦难来临时,生活就是那面镜子,镜中人是哭是笑,由我们自己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