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里,聆听小城的脚步
作者:富蕴县委宣传部赵雪月
用心感受这座小城,还是多年前的事。其实,生活本身,就是爱着寻常的生活。
四月的清晨,走在林荫道上,能够听见植物们拔节的声音,软绵的风从树梢滑过衣角,伴着几声鸟鸣,是自然和谐的味道。
在街角,一个绿色的身影在垃圾桶旁忙碌着。走近一看,一位个子不高的大叔在擦着垃圾桶,他时而弯腰、时而半蹲,看上去并不轻松的样子。在路人掩鼻快速走过的垃圾箱旁,他却将小半个身子都投了进去,伸手卖力擦拭着垃圾桶的内胆。我站在离他不远的地方,看着他一遍一遍地,把垃圾桶清理得如新。当他抬头看到我,目光交汇时,却楞了一下。我便投以微笑的走向他说:“大叔,你这工作态度,真值得我们学习。”他却没有停下手中的活,爽朗的地说:“有事做,是好事,活得充实。”
大叔简朴的话写里满了生命的哲理。我沿着街边的路线,看见属于他管理的地方,垃圾桶都像是新的。他是环卫工,是最早唤醒这座小城的人。虽然在平凡的岗位上,却带着一颗鲜活丰盈的心,即便做的事情再微小,也用心、认真。这位大叔活得如此通透,是啊,做好自己的工作,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就是正事。
也许,生活的趣味,存在于每个日子的点滴中,存在于我们对生命的感知中。
小城俄罗斯风情的建筑映衬着蓝天,明朗清澈。枝头的花开出噗噗的声响,每一朵都尽心享受自己从花苞到盛开的过程。富蕴的一街一景,一草一木,和谐共生,它们携着希望向前行进。
我们一生都走不出故乡,也走不出童年。
小城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也融刻在它的每一寸肌肤,每一条纹理中。
穿过街道两侧,走在富蕴大桥上,想起童年傍晚放学时光。小时候我家就住在河对岸,在县城奶牛场旁。那时候老桥是河两岸往返的必经之路。说来也巧,我放学的时间,每每与牛群返场的时间相“吻合”。那时候的我六七岁,怕极了与成群结队的牛群在桥上相遇,每次要过桥前便站在对岸观望,看到它们还在爬坡,离桥还有一段距离时,便拽紧书包带,拼尽全身的力气,飞跑过桥,就这样,在我的努力下,我用我的“聪明才智”降低了与牛群碰面的几率。有时候,赶不巧了,我便别无选择的混迹在牛群中,在它们浩浩荡荡的队伍中,屏住呼吸,我看到夕阳的余晖拍打在牛身上,那细小的绒毛金黄透亮,便渐渐放松了下来。顺利抵达对岸后,望着远去的牛群,却多了几分亲切,刹时间,小小的我竟觉得自己像一个勇士,成功挑战了一件看似难做到的事。
如今,我的家乡乘着全域旅游发展的东风,街头巷尾,楼宇公园,处处焕然一新。老桥新修,桥面加宽、桥梁加固,桥头、桥尾四头威武的石狮子坐镇护桥,直跨额河两岸的它,身披流彩的灯,像一条飞虹,但它依旧初心不改,用身躯串起过往的车辙和行人的脚步,在它博大的爱中,不离不弃地陪伴着富蕴儿女走过一个又一个春秋冬夏。
四月的晚风,吹在小城的街头。换一双运动鞋吧,漫步在夜色里,看彩灯将楼宇勾勒;停步在音乐喷泉旁,仰看层次不齐的水柱随着乐声高低起伏;走上富蕴吊桥,看相爱的人们,在铁锁上挂上同心锁。或者,哪儿不用去,只用坐在河滨公园的长椅上,抬头仰望满天繁星。
小城的夜色是迷人的,在一明一暗,一红一绿的光影下,折射着富蕴人的小幸福,细碎而迷人,浪漫而深情,热爱且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