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线的日子里
作者:梁百川
8月5日一早,领导通知我:“地委组织部选派机关干部到建筑工地和企业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单位人员少,你去参与这项工作吧。”我欣然接受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九点半,地区“访惠聚”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王嵩打来电话说让我到地委停车场报到,我带上洗漱的物品立刻赶到报到处。当时天下着中雨,尽管雨水浸湿了大家的衣服,大家也全然不顾。
登上中巴车后,阿勒泰市住建局的负责人给我们分了组,介绍了工作任务即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五统一”,还强调了工作纪律以及食宿方面的注意事项。我与地委办公室秘书二科的干部杨铭爽一组,分配到御华园宾馆建筑工地工作。杨铭爽的妻子在地区卫健委工作,已经怀孕7个多月,长女才3岁7个月。作为党员干部,疫情就是命令!他顾不上这些,以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谛!
我们居住的是不足20平米的彩钢板房,天气热时室内比室外更酷热,温度能达到三十多度。由于板房封闭不严,即便是睡觉前把蚊子、苍蝇赶跑了,睡到半夜准有蚊子、苍蝇再次进行光临,被叮咬醒后不得不再次展开“人蚊之战”,将蚊子、苍蝇消灭完后再睡个囫囵觉。后来,我们买来蚊香点上,总算睡了几个晚上的安稳觉。以前在门卫室的保安人员长期抽莫合烟,在墙上留下了一股浓烈的刺鼻气味,特别是天气变化期间,叫人喘不过气来。板房内还堆放许多杂物,卫生较差,我的皮肤过敏极其严重,从脚上到腿上、从腿上到背上,成片成片的过敏性皮炎。
虽然在建筑工地工作环境有些艰苦,但我们深受农民工朋友们那种吃苦耐劳、以苦为乐、舍小家建边疆的精神所感动,并且深受鼓舞和鞭策,并以实际行动为农民工朋友们服好务,当好勤务兵。
当好“宣传员”,宣传疫情防控知识。8月5日以来,我们与农民工交朋友,将他们作为“新居民”对待。召集他们进行集体学习,每人之间必须间隔1.5米的纵横距离,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上工要戴口罩、戴安全帽;不聚会、不聚餐,用餐时要使用公筷和公勺;下班后要勤洗手,我们还张贴了正确洗手“七步法”图片;督促工地联络员每日给建筑工人进行2次体温测量。同时,还向他们宣传了疫情防控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
当好“调度员”,多方协调材料保运转。由于交通限行导致工地缺乏水泥、沙子、钢筋等建筑材料,我们积极主动向住建局的负责人联系,与工地联络员沟通,采取措施解决建筑材料短缺实际问题。先后协调解决水泥30吨,沙子40立方,钢筋4吨,有效缓解了建筑材料短缺问题。按照相关规定协调8名工人到其他工地务工,协调4名涂料工到本工地刷墙。同时,协调一台挖掘机、2辆拉运车开挖拉运土方。有效确保工地全面运转。
当好“义剪员”,树立起农民工良好形象。疫情期间,农民工朋友们长时间没有理发,这个问题十分突出。杨铭爽从家里找来理发的推子,我大胆地当了一次“义务美容师”。给工地的15名工人都理了发,由于没有技术含量,只能给大家推“光头”。尽管如此,大家都赶到很开心,也特别高兴,后来被大家戏称为“少林御华园宾馆建筑工程队”。
当好“调解员”,调解小小纠纷促和谐。由于长时间封闭,农民工朋友们的心情十分压抑,思想情绪日趋变得不稳定。8月22日,工人周勇(化名,四川籍)与李军(化名,甘肃籍)为买鸡发生了争执。周勇预先订了2只活鸡,李军得知情况后也想买一只活鸡,周勇劝李军买一只宰好的,这样也比较省事。李军有些不愿意,我愿买什么就买什么,你管不着。周勇觉得这个年轻人不识好歹,于是发生了口角。我和杨铭爽在第一时间进行现场调解。杨铭爽说:“我们都来自五湖四海,走到一起就是个缘分,这是用金钱也买不来的。大家互相忍让一点,理解一下就过去了,不必伤和气!”经过杨铭爽的劝解,大家终归于好,周勇同意卖给李军一只活鸡。
当好“义务园丁”,把美留给业主和行人。由于封城,御华园小区1号楼门面房的20多户商铺业主不能出来浇花浇树浇菜,眼看门前摆放的40多盆花、果树、蔬菜奄奄一息了,我和杨铭爽主动承担起了浇花、浇树、浇菜的任务。从8月6日开始至9月3日封城期间,我们每天浇2次,上午下午各1次。看到天竺葵开出了鲜艳的花朵,李子树、花椒树长的十分茂盛,辣子和西红柿结出了累累果实,我俩心里都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