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爷爷足迹 永做一心为民的“志愿军”
看完了《长津湖》和《跨过鸭绿江》两部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电影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让我想起了参加过抗美援朝的爷爷,感慨今天幸福生活是那么的来之不易。
1986年我在湖南韶山的爷爷家上小学,那时我的玩伴们从来不嫌弃我是听不太懂他们方言的新疆娃,他们总会带着我上山砍柴,下河摸鱼、钓螃蟹,调皮的我带着他们把爷爷家后屋种的葡萄都给摘完了,这还不够,有时我会问爷爷要锁在箱子里大大小小的军功章给小伙伴们玩,每每我问爷爷要时,爷爷总是会很严厉但就很慈爱地叮嘱我:“千万别弄丢了”,我只是敷衍地说:“不会的”!当时我也不知道它们有多么的重要,直到有一次我缠着爷爷给我讲这个军功章是什么那个军功章是什么时,爷爷总会想想再哽咽着说:“它们都来之不易呀!”看着爷爷难过的表情,凝重的神态,我也就不再追问了,知趣地跑开了,慢慢的我就很少去问爷爷要它们玩了。因为我不想看到爷爷那种忧伤的眼神,更不愿意看着爷爷难过。。。。。。
直到今天看完这两部电影后,我才真正明白那些抗美援朝的军功章对爷爷这些参加抗美援朝的老兵们意味着什么,这小小的军功章里包含着多大的意义,直到现在才真正明白,71年前的抗美援朝这场“立国之战”,这场伟大的战役让一个国家获得了安全、自信与尊严的精神力量。
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这是新中国通过抗美援朝宣示的价值观,电影里38军的113师,14小时,边打仗边行军,就靠两条腿,在朝鲜的山地里走了72.5公里——还是地图上的直线距离,至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能够打破!
我们知道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志愿军将士“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闻令而动、坚决果敢地奔赴战场,是对忠诚的诠释;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强敌,志愿军将士“决不畏惧,决不动摇,上级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不畏艰险、英勇顽强地浴血奋战,是对忠诚的诠释;面对身处困境的朝鲜人民,志愿军将士“真正秋毫无犯,与朝鲜人民亲密无间”,满怀深情、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是对忠诚的诠释。在鸭绿江畔,在长津湖边,在上甘岭上……志愿军将士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熠熠生辉。忠诚,造就了人民军队对党的赤胆忠心,造就了人民军队和人民的鱼水情谊,造就了人民军队为党和人民冲锋陷阵的坚定意志。在这场正义之战中,志愿军将士前仆后继,舍生忘死,19.7万余名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昭示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广大志愿军将士以愈战愈勇的旺盛斗志和高昂士气,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赞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上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鉴往事,知来者,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启示我们: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今天我们中华儿女在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上,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要继续在奔跑中拥抱梦想、成就梦想。
今天,在追梦的路上,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与弘扬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等紧密结合,永做为党为国为民的“志愿军”;我们要深入学习宣传好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永做信念坚定的“志愿军”;我们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和钉钉子的精神,做担当实干的“志愿军”;我们更要发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怕险阻、不怕困难,永做一心为民的“志愿军”。
作者:青河县委统战部 肖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