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
◎如何更好地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觉得就是寓教于乐——借助民间资本、群众智慧、大众热情,在商业开发与运作中植入文化,让普通百姓在逛街、吃饭、购物、休闲中就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个很讨巧的事。 ——杨建英
“米古里”是乌鲁木齐米东区的一个商业开发项目,将新疆特色文化和水文化融合,构成以吃、喝、玩、乐、游、购、住为一体的一站式文化旅游综合体。那地方我去过,很是震撼!地上商住楼高耸入云;地下部分最为精彩,被称作“西域水游城”。整体建设以西域文化为主题,建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大型室内1.7公里人工河道,围绕河道两边打造8个历史时期人文景观——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形成一河穿“八景”的大型亲水主题旅游景观,以此复原弘扬西域文化。河道两边,配套建设了大型室内星光夜市、美食街、大型购物超市及星级酒店、儿童公园、电影公园、彩虹桥玻璃栈道等项目。整个项目建成后预计将解决3000余人就业(至于总投资,咱就不说了,那可是个天文数字。)总之,这个雄心勃勃的商业开发项目是力争要创建米东区4A级文化旅游产业,成为米东区新的休闲旅游景点,继乌市“大巴扎”之后又一商业文化地标式景点。
有幸与水游城的文化总策划王伟忠先生结识,并对文化的挖掘与应用进行过短暂的探讨与交流。
“米古里”这个名字很妙!明眼人一听便知,这是在效仿成都的“太古里”。不过,在新疆“古里”与“古丽”(鲜花)谐音,“米古里”便有着浓郁的地域风情。
成都太古里是一个集购物、休闲、艺术、娱乐为一体的人文风尚汇的所在。北京的胡同、曼哈顿的大厦、罗马的教堂,悠久的历史与崭新的文化相互碰撞,新旧交织的人与事编织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城市画卷。一个崭新的城市中心随之揭幕,精彩纷呈的活动逐一上演,生动有趣的生活从此开始。
就是嘛,一座城市的优秀空间既要沉淀城市的文化与历史,又要提供开阔的平台汇集当代思潮。历史的古韵、人文的雅致、艺术的光辉和街巷的购物休闲氛围交融碰撞,一个丰富多彩、拥有不同层次、充满生活气息的公共空间应运而生,走进一片天空,体验大不相同,这就很有意思了!
应当讲清楚的是:在这里我并非呼唤这类项目能落户本地。而是,忽然想到“寓教于乐”这个问题。
很长一个时期,我从事的工作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就是:如何更好地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一想到这个问题,我的脑海中就是:办讲座、拍视频、出图书、建展馆、搞展览等。且不说这些东西资金难以筹集、项目难以落地,就是搞成了,也往往会流于形式,群众不爱看、受众热情低。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我觉得就是寓教于乐——借助民间资本、群众智慧、大众热情,在商业开发与运作中植入文化,让普通百姓在逛街、吃饭、购物、休闲中就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个很讨巧的事。
像“米古里·水游城”,在里面转一圈就能够感受到“八个朝代”的风采;像本城的一家湘菜馆,里面居然逼真地复制了一个外省区古老的乡村场景(大队部、古院落、老物件、旧街坊等);像地区某乡镇建成了一条江南风情小街,沿街小楼——粉墙黛瓦、镂空花窗;像某县市开了“溶洞火锅城”等等……所有这些大都来自民间资本建成的,逛一圈、吃个饭,就能使人与自然、文化与艺术交相辉映,于潜移默化中完成传统中华文化教育。
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也是一股弘扬文化不可忽视的力量,咱们在商业开发,特别是旅游商业开发中都应该好好参酌一下。
寓教于乐,大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