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于苍茫大地间
——读喀纳斯小猫《雪都之恋》有感喜欢一个地方需要理由吗?喀纳斯小猫的《雪都之恋》给出了答案。为追寻心中的“橄榄树”,这个山东青岛姑娘初心不改、踏遍青山,走遍了阿勒泰的角角落落,写出了尘世间的零零碎碎,这份胆识、勇气值得钦佩!
——杜茂昌
我与喀纳斯小猫相识于鲁迅文学院,三个月时间匆匆而过,平素交集不多,但遇到一块聊得最开心的依然是文学。临近毕业,恰好她的散文集《雪都之恋》出版面世,赠了一本,嘱我阅后指正。
老实说,对于能出书的朋友我历来格外垂青,学习是第一位的,何敢斗胆指正,唯有认真拜读的份。我用三天时间通读了整个文本,心生敬意,也对作者笔下描绘的雪都气象产生了无限向往!
《雪都之恋》全书61篇文章,共分五个章节。可以说,每一章都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官体验,边疆风情扑面而来!我从字里行间时刻能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投入和眷恋。当然,还有一种扎根下来慢慢打磨时光耐人寻味的“反刍”。第一章《克兰河的歌声》主要是讲阿勒泰地区的地貌特征,以及令人心旌摇曳、心驰神往的喀纳斯湖;第二章《奶茶里的生活艺术》则重点落在锅碗瓢盆的饮食起居上,讲述看似琐碎又颇有韵味的日常节奏;第三章《解忧牧场的诗和远方》是把笔触落到具体人物身上,描摹出神态各异的世象图景;第四章《山城念海》融入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与跟进,同时也流露出其独特的理解与思考;第五章《冬季到阿勒泰来看雪》则篇篇讲到雪,在一年里有半年冬季的阿勒泰,雪无疑是最好的注脚。全书五个章节,看似分散,实则又是肌理亲近、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的。
写书评,自然要介绍作者本人的基本概况。一开始,我见喀纳斯小猫是新疆作协推荐的学员,而且还起了一个如此富有地域色彩的笔名,便疑心她是少数民族,接触后才知道原来是山东青岛姑娘,本名王珏丽,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源于对梦想的渴慕,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阿勒泰,在那里就业且安营扎寨,一待就是17年!其间,酸甜苦辣又岂是外人所能轻易体味?好在,她把自己的成长经历付诸笔端,形成优美而抒情的文章,帮助我们透过温情文字这扇窗口,远眺她内心的波澜起伏,还有阿勒泰——这片雪域高原独有的壮丽与大美!
喜欢一个地方需要理由吗?喀纳斯小猫的书中给出了答案。她的作品中共有四个篇目独立介绍喀纳斯,我认为写得最好的是《喀纳斯之旅》,她深情款款地说:“喀纳斯,你可曾知道,为你而来,为你留下来……”这句告白式宣言,我一度觉得是整部作品的魂。喀纳斯小猫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和她有过数次交谈,得知她仰慕台湾女作家三毛,为追寻心中的“橄榄树”,她初心不改、踏遍青山,走遍了阿勒泰的角角落落,写出了尘世间的零零碎碎,这份胆识、勇气值得钦佩,并且书中无处不在的灵气涌动与诗意表达更需要耐心揣摩。或许,《雪都之恋》将成为阿勒泰新的一处文化地标。下面,结合我个人部分浅见,谈谈这本书的艺术蕴涵,窃以为,至少有以下五点可取之处。
一是状物的细致入微。克兰河是阿勒泰的母亲河,它穿过丛林、流经草原,漫步街道和乡村,滋养着整个阿勒泰大地。喀纳斯小猫在《克兰河的歌声》中用词是准确而形象的,她说:“克兰河如同血管一样嵌在阿勒泰小城的腹地”,她还把河水哗哗的奔流比喻成乐律动听的歌声,四季流转、吟咏不歇,孕育出一种穿透苍茫的力量!这让我想起了萧红的《呼兰河传》,假以时日,有了更为深沉的生活积淀,保不准小猫也会渲染出专属于克兰河的叙事诗、风土画和动人歌谣。当然,小猫的妙笔比比皆是,在《那仁夏牧场的夏天》,她用“宛如从山坡上流淌下来的绿茸茸的青草”来形容铺天盖地的生命力,在《喀纳斯浪漫留言站》,她用“留言簿档案架从起初的单薄到如今厚重得像座博物馆”来证明水滴石穿的持久力。
二是文化的碰撞交融。2004年之前,小猫一直生长在海滨城市青岛,对青岛的了解熟门熟路;2004年之后,她来到阿勒泰,一扎根又近二十年,自然耳闻目染受到当地风俗习惯的熏染,两者交织互相渗透形成其独有的文化烙印,融进到她的精髓、稀释到她的血液。这样的表现在《散啤和散奶》中尤为明显,你看,“梦见自己两只手提着塑料袋,左手是啤酒,右手是牛奶,走路时随着手臂的摇摆,两个袋子里荡漾起一面金黄、一面洁白——金黄的啤酒上漂浮着洁白的泡沫,洁白的牛奶上荡漾着金黄的奶皮子”,两种不同的地域文化风貌有机地融为一体。《山城念海》中,她更是把海边的记忆移植到山城的现实,让人既恍如隔世地叹惋,又似曾相识着熟稔,更有包容相通的欢欣。
三是人物的深入刻画。在小猫的生活圈,阿勒泰的每个居民都是那样和善可亲、个性鲜明,小猫把他们一并网罗,尽付纸笺。《加纳提的醋油》写的是哈萨克族小姑娘的不谙世事与天真烂漫;《夫妻砂锅店》写的是小本生意人的诚信经营与执着坚守;《卖玉米的红鼻子头》写的是早市农人的憨厚样貌与如簧巧舌。在小猫眼里,这些人身上充满了良善、遵守着规则,以梦为马努力展现出各自美好的一面。最令我动容的是《叶尔肯的平凡与不平凡》里的叶尔肯,他与妻子情投意合,而其妻却不幸早逝,叶尔肯情深意重十年未娶,造就了其略显孤僻的性格,但他天性豁达,与人相处总能照顾周全,传递和煦、温暖的关怀。小猫借写叶尔肯,映衬小人物那微微烛照间感人的光芒。
四是雪都的万千风情。没到过阿勒泰的人是无法想象雪都之瑰丽的,即使偶尔去过一两次,如果时间较短浮光掠影照样体悟不出雪都的精魂与灵动。小猫在阿勒泰深耕二十寒暑,必定对雪都有非比寻常的认知与依恋,她甚至专门拿出一个篇章来描述雪都的风采。《去滑雪场开马爬犁子》是写初入滑雪场那种心无所畏和动作笨拙的经历,《中级雪道初体验》是写滑雪升级那种挑战自我和勇攀高峰的快乐,《雪上公主蓉蓉》是写滑雪女郎那种身形矫健和辗转腾挪的优雅,《白色世界的激情探戈》则写的是大地银装素裹之下人们看雪、赏雪、滑雪的千姿百态。雪的冰凉、人的热情,吐纳、交汇出一幅天地绝美的画卷!
五是语言的风趣幽默。小猫既是对生活的有心人,也是对情调的识趣者。她不仅注重收罗整理方方面面的素材,同样注意遣词造句时的灵光闪现。《塔克木一家》是讲一行人到塔克木家做客,开头写道:“所有有主题的出行从来都没有对上过主题”,隐隐有智者的先机,道破人生路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未知因素,及至夜间十来个男男女女共宿一间大通铺,她靠近墙角,腰里硌得慌,早上才知毡子下塞着斧头,她说:“忍字头上不过一把刀,我是腰下一把斧”,写得饶有情趣。《马爬犁子所能做的》则是把一个觉多与瞌睡虫频繁作斗争,各有胜负的小女人形象写得憨态逗人,跃然纸上。
看完《雪都之恋》,我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痴迷于被小猫所描绘的雪都景象,如有机缘,一定去看看。
小猫的文学之路才刚刚起步,在文学的征途上,她是那么勤勉、那么惬意。我期待,她不断有新作问世,笔锋精健,为雪都谱写更为丰美的续曲,打造更加靓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