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春趣
◎杨建英
一
“春困秋乏夏打盹”,民间的这一说法,是指人体因季节交替,尤其是春天温度逐渐变暖,可能会困倦,或是头昏脑胀……然而,这个春天我还真没怎么犯困,因为睡眠充足(退休了,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不过,我倒真切感受到了另一种“春困” ——春天里的困惑!
听闻新建的书城开业了,对于爱书之人而言,这可是大事、喜事。于是,在一个午后,兴冲冲乘车前往。来到书城,门洞大开,从外面就能感受到里面的宽敞与气派。只是,书城里空荡荡,不见一人。不管它,我迫不及待想要投入书的海洋。不料,还没走两步就被人叫住了:“叔儿,慢点!”不知从哪里冒出个女店员。“您把包存一下吧!”我只好回到进门旁的存储柜处,输号码、刷头像存了背包。可不知为何,原本想要畅游的兴致瞬间减半!
后来,我上网查阅了设置门禁的好处,如有助于管理和控制人员进出,提高安全性,减少潜在的盗窃和破坏行为;便于进行数据分析,了解顾客的流量和行为模式,为书城的运营和管理提供参考……当然,设置门禁也可能存在弊端,可能会让顾客产生不友好的感觉,觉得受到了限制,进而影响顾客购物体验;增加了流程步骤,可能导致一些顾客因为嫌麻烦而不再光顾……
唉,说来说去,一想到书城店内空空荡荡的现状,我的内心满是疑惑!
二
刷手机时了解到:在刚刚过去的小长假,火荧屏、霸热搜的居然不是淄博、尔滨、天水城,而是名不见经传的重庆荣昌区。这个有着66万人口的小区,五天假期接待了超224万的游客。仅区政府食堂就接待了67000人次。原本印象中岂是人人能进的机关大院,成为了人人追逐的网红打卡地。短短五天假期,超38000个免费停车位。景区免费、停车免费,交警、城管做好服务。政府放下管理者身段,主动调配资源、纾解民生痛点的务实举措打开的不仅是门,更是人心。看似贴钱的公共服务免费,却撬开了更大的消费市场,总花费20亿元,同比激增258%,实实在在把流量变成了真金白银的经济增量。这一切,凭的就是小城“开放的气度、响应的速度、治理的温度、真诚的态度”,亦是对社会治理智慧的生动注脚。
三
这个春天,弥散的不止是春愁、春困,当然,还有诸多春趣!网上流行一种《城市谐音梗》,很有意思。
厦门——帮我关下门;福州——生在福中不知福;上海——没有买卖就没有“上海”;深圳——身正不怕影子斜;北京——为了你我背井离乡;重庆——主动坦白、“重庆”发落;拉萨——人生无非吃喝“拉撒”睡;青岛——就算大雨让这城市“倾倒”,我会给你怀抱;宁波——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天津——到点下班,“天津地意”;武汉——此生“武汉”了;开封——开封后请尽快使用;南京——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南京灵”;镇江——你一句真不晚,我就到镇江南;铜陵——眼睛瞪得像“铜陵”;无锡——君无戏言;淄博——欢迎来到我的“淄博”间;金华——浓缩的就是“金华”;吉林——解铃还需“吉林”人;钦州——“钦州已过万重山”;银川——银川十,十传百。
咱阿勒泰咋说?试着写两条吧——
阿勒泰——阿拉太想你们了!(这句台词,建议让《我的阿勒泰》主演、上海人马伊琍说。)
雪都——雪都下这么厚了,你还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