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河县库勒拜镇喀英德阿热勒村:“一社七部”点燃乡村振兴发展引擎
阿勒泰新闻网讯(阿勒泰日报记者杜鹏飞 王强 王子源)7月31日,哈巴河县白桦林景区满目葱茏、花木成群,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在林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与美好。而在距离白桦林景区出口不足1公里处的库勒拜镇喀英德阿热勒村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正在对村里的道路以及水电管线进行全面改造。在该村村委会项目施工指挥部,库勒拜镇党委书记高翔正在和村干部商讨近期工程实施事宜。
作为自治区确定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今年,哈巴河县委经过缜密部署,启动“大干一百天”工程,将该村打造成为“白桦岛生态村”。漫步村中,以白桦林、村民公约、民俗风情等为主题的墙体彩绘将村落装点得生机勃勃,村民们对于未来的发展充满了美好憧憬。
过去,喀英德阿热勒村接纳着无数寻梦的人——画家在这里寻找色彩,诗人在这里寻找灵感,摄影者在这里寻找光影,情侣在这里寻找爱恋。但那时村中基础设施薄弱,游人们只能选择借宿在当地村民家,但从今年起,这种状况将得到根本改变。
该村民宿研学艺术营地已进入室内装潢阶段,据参与“白桦岛生态村”项目建设的温铁军工作室喀英德阿热勒村负责人武明明介绍,该工作室目前已完成《西北之北—白桦岛艺术家驻地计划》招募方案,已有12位艺术家申请入驻,营地建设完成后将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爱好者提供住宿及个性化专属服务。
“硬件”设施不断完善,“软件”工程也得同步跟上,该村编制完成“一社七部”(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下设信用合作部、房宅合作部、土地合作部、生产加工部、供销合作部、工程建设部和文旅合作部)集体经济架构发展模式,以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点燃乡村振兴发展引擎。
“通过不断学习,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强调的‘要深刻认识发展和稳定、发展和民生、发展和人心的紧密联系,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理解更加深刻了,发展的方向也更加明晰了。”高翔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将借助紧靠白桦林景区区位优势,不断完善建设、解放思想,以‘一社七部’党建引领为主线,整合各类资源,吸纳乡村人才,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振兴,让当地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思路一变天地宽
采访期间,记者一行在哈巴河县走访多地。该县萨尔塔木乡萨尔塔木村有效盘活村级闲置集体资源,按照“支部+企业+农户”的共赢发展模式,引进生态种植企业打造“慢耕漫游”农庄,配套建设采摘园、农家乐和游乐设施,从而激活村集体经济,实现文旅融合发展;喀拉奥依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直播带货让当地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库尔米希村“守艺工坊”内,哈萨克小刀、刺绣和冬不拉成为村民致富的“金钥匙”,民族传统手工艺在这里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库勒拜镇喀英德阿热勒村“一社七部”整合各类资源,吸纳乡村人才,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振兴……
与过去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工作不同,当地干部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有许多想法和构思,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誓将家乡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可居可游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哈巴河县围绕“额河药谷、桦林绿城”发展定位,邀请黄正明院士及其团队,成立了地区首家“中草药院士工作站”,先后与温铁军教授团队、盘古智库、新疆大学、新疆工程学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温铁军工作室”,聘请温铁军教授等专家担任该县高质量发展专家委员会顾问。库尔米希村“守艺工坊”,喀英德阿热勒村民宿研学艺术营地规划、建设、施工、打造均出自“温铁军工作室”。
近年来,地委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深入实施“人才强阿”战略,以建设“金山·雪都——特色产业发展人才集聚地”为目标,分批次分层次让全区县乡村三级干部前往先进发达省市观摩学习、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为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