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农村公路 通路通车通民心
乡村振兴,道路先行。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勒泰地区把服务百姓出行作为民生大事,全力推进农村路网建设,逐步打造“外通内连、环境优美、服务百姓”的农村交通发展新格局。
阿勒泰市阿拉哈克镇塔尔郎村作为一个坐落在大山深处的村子,过去村民通往外界的道路仅仅依靠一条崎岖的山路,村民们的外出十分不便。2018年塔尔浪村首次建设柏油路,真正让村民告别了“行路难”的境遇,该村村民沃仁巴沙尔·居尔特拜称这是“致富路”“幸福路”。
“十年来,我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有了电,还通了路。在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下,我们的‘致富路’越走越宽。”沃仁巴沙尔·居尔特拜说。
借助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乡土文化得以更好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走进阿勒泰市阿苇滩镇雪都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破旧房子被拆除,柏油路更宽敞,道路两旁的格桑花竞相开放。近年来,雪都村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民纷纷开起了农家乐,迎接八方来客。
阿勒泰市阿苇滩镇雪都村村民努尔沙拉·塔布斯别克说:“开设农家乐,吃起‘旅游饭’,我们的收入增加了,村里的各项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提升,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的。”
修一条路,靓一片景,富一方民,吉木乃县托斯特乡塔斯特村又被称为石头村,现在的塔斯特村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屋舍、干净整洁的道路,郁郁葱葱的树木,络绎不绝的游客,乡村旅游业发展正红火。农村公路建设之前,虽毗邻G219国道以及草原石城景区,但进村道路坑洼不平,游客游玩体验始终不好。
吉木乃县托斯特乡塔斯特村村民许新成说:“从前村里的路不仅窄还坑坑洼洼,一碰上下雨天,非常难走。现在路平了也宽了,出行非常方便,整个村的风貌有了很大的变化。”
2017年起,吉木乃县重点打造塔斯特村精品旅游,共投入1.1亿元建设了污水净化厂、游客服务中心、特色餐饮区、无公害蔬菜采摘园、马产业园、自驾车及房车营地、民宿集群等旅游基础设施,开通托斯特乡—草原石城景区道路,竖立旅游标识标牌,打造了集文化、研学、休闲养生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服务。
吉木乃县托斯特乡塔斯特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小龙说:“近年来,通过乡村振兴道路建设,使出行环境、人居环境得到提升和改造,出行方便了,吸引了不少疆内外自驾游客来此旅游,带动石头村旅游产业发展,让群众的‘小康路’和‘致富路’更上一层楼。”
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勒泰地区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截至目前,阿勒泰地区56个乡镇465个行政村的硬化路全部贯通,全地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138公里,实现了地区公路“乡乡通”“村村通”,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出行质量。阿勒泰地区农村道路交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深入结合文化旅游资源,拓宽农牧民就业、创业渠道。如今,农村公路越来越美、越走越宽,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在不断增强。(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胡尔曼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