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干部风采】妙手仁心献大爱 医者天下父母心
——记黑龙江省第三批对口援疆富蕴县医生李广忠阿勒泰新闻网讯: (通讯员 刘美)“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系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面对记者采访时,李广忠说,这就是医生的职责。
李广忠,副主任医师,援疆前在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从事外科工作,擅长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2017年2月,他与黑龙江省170余名支援新疆工作的“援友”一道,来到新疆这个陌生而又让人无限向往的地方。
牢记使命,甘于奉献
阿勒泰地区富蕴县是黑龙江省黑河和大兴安岭两个地区的对口支援地。初到富蕴,由于气候干燥、水土不服、时差等因素,他一度出现了皮肤皲裂、头晕呕吐等不适症状,但他始终牢记援疆使命,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入疆后立即进入了工作状态。

由于医院医护人员严重缺少,他既要独自承担门诊工作,还要参加院内外手术、会诊、抢救患者等医疗任务。一年半以来,他诊治患者3000余人次,参加手术60余台次,抢救危重患者20余人次,会诊危重患者120余人次,成功率100%,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作为医疗组长,他经常带领医疗组深入到富蕴县偏远村镇开展下乡义诊活动,为贫困家庭送医送药,提供咨询服务,为行动不便、卧床不起的患者上门诊治,一年多来,他走遍了富蕴县的6乡3镇,共诊治患者1100余人次,培训本地医生80余人次。作为一名援疆专家,李广忠在短暂的时间内毫无保留地培养了一批年轻业务能手,手把手传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睾丸扭转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等新技术、新项目。一年多来,他带教了4个学生,培训医护人员600余人次。
妙手仁心,爱献边疆
“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李广忠在工作中就是这样对待每一个患者的。在驻村时李广忠得知塔斯巴斯陶村里与老伴相依为命的82岁老人乌木尔扎克·努格曼左手食指受伤感染、严重化脓,因行动不便、家庭困难,一直没有得到救治,一再拖下去很可能面临截肢危险。他通过仔细观察、了解问询后,协调县医院送来手术器械,在村卫生室实施急诊手术治疗,并免除了手术费用,使患者的疾病得以及时治疗,术后恢复良好。老人激动地说:“谢谢党和政府给老百姓安排住户干部,援疆干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免费就医,解决了我们的实际困难,真正的关心我们,实心实意服务群众。”

还有一次记忆深刻的是去喀拉通克乡义诊。快要结束时,有一个村民来到医疗队,说家里的老人患病卧床多年,这两天腹痛、腹胀,因住的偏远且没有公路,送老人来诊很不方便,怎么办?李广忠二话没说,带领6名队友,抬起彩超、心电等设备,穿过河床、走过布满乱石的戈壁滩,到达了位于半山坡上的患者家。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及检查,诊断为麻痹性肠梗阻。他们通过灌肠、口服温热水、按压足三里刺激肠蠕动等方法解除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又对患者和家属给予了耐心的用药指导及针对卧床的老年人的护理方法和饮食搭配,并主动留下了联系方式。家属们望着忙碌的医务人员激动地说:“援疆医疗队真是我们的贴心人呀。”
舍家为国,倾情援疆
选择了援疆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援疆就选择了付出。入疆前,年迈的母亲很依赖他,需要他常常照看;即将高考的女儿需要他在学业上给予帮助、心理上给予安慰;妻子的叮咛和不舍,常常在他心间萦绕。遗憾的是,入疆半年后,他的妻子检查出患大脑中动脉狭窄90%,时常头晕、上肢麻木、体力不支,面对这样的情况,他挣扎、犹豫,多少年的相濡以沫,多少年的牵手陪伴,为何在她需要的时候,却不能陪在身边?一面是工作任务,一面是家庭责任,该如何选择……就在两难的时候,家人给予他更多的是支持和理解,患病的妻子安慰他,考上大学的女儿鼓励他,年迈的母亲也通过电话问候,支持他圆满完成援疆任务,因为那是共同的期盼和选择。现在,李广忠每天都会与家人保持通话,聊聊每天发生了什么事,唠唠家常。

李广忠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生,做的也都是一个医生应尽的职责。像他一样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援疆人还有很多,干好工作是本分,传帮带是援疆任务,践行十九大精神则是援疆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