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网发电、施工“开门红”、项目升级改造 一批重点项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华电乌鲁木齐100万千瓦风光电基地项目首批机组并网发电
3月31日,华电北疆乌鲁木齐100万千瓦风光电基地项目首批162.1兆瓦风机并网发电,标志着该基地项目进入并网投产阶段。
3月31日,华电北疆乌鲁木齐100万千瓦风光电基地项目首批162.1兆瓦风机并网发电。
该项目位于九大风区之一的达坂城风区,项目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计划安装32台单机容量GWH171-6.25兆瓦,26台单机容量GWH191-6.25兆瓦和66台单机容量GWH191-6.7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
作为自治区重点建设工程,该项目利用戈壁、荒漠,引入光伏治沙及“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开展风电光伏治沙、防风、固草,系统保护和修复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实现新能源与生态融合发展、友好发展。
该项目预计今年全部建成投产,投产后每年可新增绿电25亿千瓦时以上,年节约标煤超过8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210万吨,将有效提升自治区电网清洁能源比例,有效推动绿色发展,助力乌鲁木齐市能耗“双控”目标实现。
天山胜利隧道进口端一季度施工“开门红”
3月31日,伴随着隧道内春雷般隆隆的炮声,G0711线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天山胜利隧道进口端迎来了又一个重大施工节点,左洞累计完成洞身开挖5026米,顺利突破五公里大关。
天山胜利隧道全长22.13公里,是国内在建高速公路中典型的特长高寒、高海拔公路隧道,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作为乌尉高速公路的“咽喉”工程,隧道建成后将打通南北疆交通运输屏障,对于推动核心区“一港五中心”建设,促进南北疆经济发展和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天山胜利隧道进口端和施工现场。
隧道施工采取进、出口两端对向开挖施工,中国交建新疆乌尉公路包项目乌尉土建第五标段项目部承担进口端的施工建设任务。隧道采用“三洞+四竖井”施工法,中导洞(服务隧道)采用TBM硬岩掘进机施工,为左右主洞开辟辅助工作面,实现“长隧短打”,有效节约施工工期。
今年一季度,隧道进口端建设者克服了春节假日、天气严寒、有效工期短等困难,在海拔3000多米的天山上勠力奋战,实现左洞洞身开挖604米,右洞开挖741米,完成计划任务100%的施工进展佳绩,全面落实目标计划,实现开门红局面。
截至目前,进口端左洞已累计完成洞身开挖5026米,右洞累计完成4703米,完成进口端总体施工任务的44.0%。中导洞(服务隧道)TBM累计完成掘进7947米,完成进口端总体掘进任务的71.8%,为总体计划完成、隧道按期贯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万吨腐盐产品清洁生产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启动
日前,随着总投资约1.47亿元的5万吨腐盐产品清洁生产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启动,乌鲁木齐市黑色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将建成新疆最大的腐殖酸盐颗粒产品生产线,极大助力全疆盐碱地土壤改良工作。
腐殖酸肥料在农业上有改良土壤、增效化肥、刺激生长、增强抗逆、改善品质等作用,在改良盐碱地、中和酸性土壤、治理污染土壤等方面成效显著。
启动仪式现场。
新疆黑色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西北最大的生产腐殖酸产品的厂家,其腐殖酸生产技术开发始于1991年,其中的腐殖酸盐生产工艺1997年获国家发明专利,目前拥有4条腐殖酸生产线,总产能5万吨。
项目总建设面积1.7万平米,将建成一条全疆最大的自动化腐盐生产线,预计全面投产后年均营业收入可达1.1亿元左右。项目将于2023年10月份建成并投产5万吨腐盐颗粒产品生产线,实现产品“颗粒化”升级,扩大乌鲁木齐市腐殖酸盐市场占有率,为打造腐殖酸行业第一品牌打下基础。
“科技创新就是企业的生命线,技术改造项目可以帮助企业在做好已成熟技术转移转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大科技含量更高、应用领域更广的新产品研发。”新疆黑色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宝庆说,米东区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让公司有充足的信心继续扎根米东、蓬勃发展,此次项目落地就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该项目的启动将对米东区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产业完善升级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米东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梁震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要让企业落地,还要让企业发展起来,引进关注新进项目的同时也要兼顾现有企业的发展需求,米东区各级各部门将密切关注存量企业的发展问题和困难诉求,帮助企业实现延链补链、技术提升,为乌鲁木齐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 乌鲁木齐晚报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