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快评丨为黄金周“吸金”厉兵秣马
侯 辉
近日,同程旅行发布“五一”假期旅行消费预测数据,新疆、云南、海南等地订单量环比增长超过15倍。从预订的火爆程度来看,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民众出游需求将强劲释放,作为热门打卡地的新疆,已进入旅游高峰期的倒计时,各地景区及相关部门要未雨绸缪,为“五一”黄金周“吸金”厉兵秣马。
过去三年受疫情影响,今年“五一”假期,成为很多人“补偿性旅游”的契机,最新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国内酒店预订量同比2019年暴涨144倍。新疆也不例外,旅游复苏势头也很猛,今年1至3月全疆接待游客3522.68万人次,同比增长18.64%,一季度的“开门红”,提前捎来了新疆旅游市场的盎然春意,可以预见的是,更适合出游的“五一”黄金周必将迎来客流高峰。
旅游高峰期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机遇期,也是旅游市场出现问题的高发期。作为旅游目的地,我们期待“人从众”的热闹场面,更要提升庞大客流的承载能力。要真正实现大客流带来大收益,必须在保障服务品质的基础上,提前制定高峰客流的应对措施、做好旅游安全风险预控、加强应急处置能力等预备工作。如此,方能从容应对客流井喷的旅游高峰期,增强旅游黄金周的“吸金”功力。
首先,利用大数据做好客流的预测分析。相关机构要尽快整理旅游客流数据,并根据数据提前做好景区容量匹配与风险预控工作,引导和提醒游客规划好行程安排,避免客流扎堆影响体验质量。
其次,对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全面体检。客流增大,意外风险概率也会增加,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对景区将是全方位、摧毁性的打击。近期,江苏无锡一中学组织学生春游,6人乘坐游船时发生侧翻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上海一座古镇老街石桥断裂造成1人落水……这些事故给旅游安全敲响了警钟,各大景区务必提前做好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系统排查旅游场所中的安全隐患,将旅游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此外,严防“价格刺客”“杀”风景。“宰客”是旅游业长期存在的沉疴顽疾,也是旅游负面舆情的高发地带。不久前,杭州西湖曝出船工暗箱操作缩短游客滑船时间;山西游客吐槽乌鲁木齐市一家餐厅纸巾不明码标价……“划船刺客”“纸巾刺客”看起来都不算大事,但在很大程度上给旅游地带来了不良影响。相关部门要严查各类价格违法行为,不能给“刺客”们留下任何可乘之机。
从容应对旅游高峰期,不仅需要旅游供给侧做好准备,也要引导游客恪守文明底线。日前,云南西双版纳泼水节女游客雨衣被撕扯引发热议,如此不文明旅游现象,不仅亵渎了泼水节这个传承千年的傣族习俗,也严重损害了当地旅游形象。要大力倡导文明旅游,作为游客,要始终将文明和涵养装进行囊,文明美德,不仅守护美景,也是山水间最亮丽的风景。
即将到来的“五一”旅游高峰期,将是对新疆旅游全面复苏以来的一次检验,在这个意义非凡的黄金周到来之前,全区各地景区应尽快补好各项漏洞,相关部门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治理,以旅游市场的强劲复苏助力消费市场加速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