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 正青春 | 吴云龙:确保消防装备器材保持“健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郭玲
5月1日22时许,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消防救援支队巩留县皮毛厂路消防救援站,吴云龙正在检查装备器材,以便保障夜间突发警情,这样的检查早晚各一次,他已经干了十余年。
38岁的吴云龙是巩留县皮毛厂路消防救援站装备技师兼特种车驾驶员,入职19年来,先后参与处置各类战斗3000余次,成功营救遇险群众120余人。先后荣获全国消防救援队伍“红旗车驾驶员”、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消防救援支队三等功等荣誉。
消防队伍灭火救援能力强、整体作战水平高的原因,除了指挥得当和消防救援人员过硬的素质外,也离不开消防车辆及装备器材提供的重要保障。
5月1日22时许,吴云龙正在检查消防车电路电瓶储电量的完好情况。郭志强 摄
确保装备器材随时保持“健康”状态,是吴云龙的使命。24米登高平台消防车、42米举高喷射消防车、音视频生命探测仪、空气压缩机……这些消防装备,在吴云龙眼里是如同“珍宝”一般的存在。
2009年,吴云龙被任命为装备技师时,看着800多个装备器材,光是手册就厚厚一摞,为了尽快熟悉,他日夜加班,虚心向老班长请教,反复练习、仔细体会。
“刚开始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连做梦都在背技术参数。”吴云龙说,作为装备技师,如果技能不精,是无法做到在灭火救援战斗中快速处理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吴云龙正在维修无齿锯启动拉盘。郭志强 摄
经过长年累月的学习和实践,使得吴云龙对车辆和装备器材的管理、维保、检测、报废等环节了如指掌,对器材参数、规程及操作注意事项等熟记于心。“勤快、细致”是吴云龙在维护消防装备时常挂在嘴边的两个词。吴云龙说,要随时待命,经常检查装备,找出车辆装备的故障隐患,关键时候不要“掉链子”。
“每次新的器材装备进来,他都会去通宵研究。”巩留县皮毛厂路消防救援站指导员郭志强说,他要先去了解熟悉这些器材装备、再教给大家,然后研究如何提高效能。
反复揣摩操作器材装备,结合救援实际做发明。近年来,吴云龙发明的气动风炮,可以拆卸各种型号螺丝;发明的小型气动切割机,可以用于狭小空间破拆和山地救援的一般破拆,轻便易携带;救生圈快充,一分钟内能完成较大救生圈充气,大幅度提高救援时效……
在年轻消防救援人员眼里,吴云龙对自己一直都是高标准、严要求。“装备维护时,再细小的死角,他都能够细抠出来。”消防救援人员赵彦江说,不管是什么任务,他都会一丝不苟地去完成,对他们也非常严格。
吴云龙每天早上都会抽出15分钟,讲解装备器材的使用和维护,每周还会组织全体人员开展车辆、器材装备性能参数学习和操作训练,直到每一位队友都能熟悉掌握为止。
吴云龙认为装备技师这个岗位非常关键,因为每一件设备都是救人于水火的利器,是战友们面对危害时冲锋陷阵的伙伴。“我要始终保持严谨,为前线消防救援人员撑起生命保护伞。”吴云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