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公安机关防范打击经济犯罪取得新成果
5月14日,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沙依巴克区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民警向群众讲解什么是经济犯罪。石榴云/新疆法制报记者 单坤摄
石榴云/新疆法制报讯(记者 韩晋报道)5月15日,是第14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2022年以来,全区公安经侦部门聚焦风险防控和服务发展,充分发挥打击防范经济犯罪主力军作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突出经济犯罪,有力维护了全区经济秩序平稳发展,保护了人民群众和企业合法权益。
5月14日,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沙依巴克区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民警向群众讲解什么是经济犯罪。石榴云/新疆法制报记者 单坤摄
记者5月14日从自治区公安厅了解到,2022年,全区公安机关共立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案件1400余起,破案率同比上升22%;挽回经济损失5亿余元。
全区公安经侦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动态监测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同时有效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充分发挥刑事手段在处置金融风险中的作用,积极配合住建、银保监、金融监管等部门,稳妥处置城商银行、中小金融机构、逾期房地产以及上市公司退市等重大风险。有效遏制非法集资多发势头,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非法集资犯罪,持续加大打击力度,全力开展非法集资沉积案件化解处置专项工作。另外,还主动加强与金融管理部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协作联系,配合“断卡”行动开展打击金融领域犯罪工作,共查处银行卡类犯罪案件26起、贷款诈骗案件7起、证券犯罪案件4起、假币案件10起,反假币工作成效显著;立洗钱案件64起,其中51起案件获批部级大要案件。
5月14日,自治区公安厅经侦总队联合乌鲁木齐市公安局举办第十四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主题宣传活动。石榴云/新疆法制报记者 单坤摄
全区公安经侦部门将严打涉税犯罪常态化,加强与税务、检察、海关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深入开展打击骗取留抵退税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推动打击虚开骗税专项工作。全年共破危害税收征管秩序类案件50起,挽回国家税款损失1.8亿余元。在严打商贸领域犯罪工作中,持续加大对合同诈骗、串通投标、商业贿赂、非法经营、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常发多发案件的打击力度,全力配合市场监管、住建、国资委等部门开展反不正当竞争、虚假广告、农产品网络交易、假冒国企等专项行动。与此同时,还对传销犯罪“零容忍”,联合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打击整治传销集中行动,重点针对虚拟货币、网络传销开展研判打击。
5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的工作人员向群众讲解如何防范经济金融风险。石榴云/新疆法制报记者 单坤摄
此外,全区经侦部门不断完善执法制度、加强执法管理、落实执法责任,全面提升执法质量和执法规范化水平,积极畅通与群众及民营企业的沟通渠道,通过电话接访、警官联络室、“厅长信箱”等,及时回应信访案件及企业群众合理诉求逾千起。特别是联合自治区工商联等部门对商会、民营企业家开展普法宣传,实现“零距离”执法服务,努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同时,通过以案释法、进社区、进企业等多渠道多形式,营造强大宣传声势和良好舆论氛围,不断提升各类经营主体和广大群众识别防范经济犯罪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