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外摆”摆出消费新动能
外摆经营,要聚焦消费新场景,在“摆”字上做文章。要摆出好秩序、摆出差异化、摆出高品质,在新形势下更好贴合消费者需求,最大限度激发消费新动能。
岳燕云
近日,乌鲁木齐街头的小商贩明显多起来了,城市的烟火气越来越浓,这得益于新疆在促消费上的持续发力。前不久,我区印发《2023年自治区恢复扩大消费工作实施方案》,发布20条举措恢复扩大消费,其中明确提出,“打造一批地摊、后备厢文化市场集市”“支持以划定区域等方式扩大外摆经营场所”,为全区各地外摆经营提供了政策支持。
需要明确的是,今天政府支持的“外摆”,是当下丰富商业供给、巩固经济恢复势头、激发消费潜力的有效举措,各地不能以老思路、老方法搞“外摆”,不能走占道经营、破坏环境卫生等老路,而要聚焦消费新场景,在“摆”字上做文章。只有如此,“外摆”才能避免遭遇老问题,在新形势下更好贴合消费者需求,最大限度激发消费新动能。
要摆出好秩序。“外摆”即便是划定区域,也会涉及垃圾处置、停车等问题,背后无不需要一个良好的运行秩序作支撑。试想,如果你在一个“外摆”场所遇到停车难、垃圾遍地、混乱不堪等问题,还会去第二次吗?一个良好的运行秩序,是提升“外摆”消费流量的重要前提。有关部门要有系统思维,凡事以消费者切身需求和良好体验为出发点,事先谋划好消费者停车、如厕等问题,合理安排场地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收运处置等工作。只有如此,“外摆”才能在井然有序的基础上“摆”出持久活力。
要摆出差异化。当前,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各地要结合本地区的建筑风貌、人文内涵、业态特征等,打造与众不同的“外摆”场所。去年,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在路边空间较为宽敞的树荫下设置咖啡外摆区,商场内的咖啡品牌在沿线以“快闪店”的形式参与其中,这种方式一改人们在装修精致的咖啡店喝咖啡的印象,吸引了大量消费者驻足体验,对我们寻找“外摆”的差异化路子有很大启发。我们要创新思路、多方借鉴,通过差异化的“外摆”,促进市场繁荣。
要摆出高品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外摆”的商品质量、服务品质、文化氛围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外摆”要牢牢把握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在景观打造、食品安全卫生保障、文化类业态融入等方面多下功夫,既接地气又不失品质、品位。唯有如此,才能大力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外摆”,“怎么摆”很重要。只有为消费者带来新体验,不断满足消费新需求,“外摆”才能带旺人气,将潜在的消费动能激发出来,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