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金山保护区 黑颈鹤迎来繁育期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赵梅 通讯员 尚鹏 报道)进入5月下旬,随着天气转暖,高原“精灵”黑颈鹤迎来繁育期。5月21日,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依协克帕提湿地拍到这样的温馨一幕——一只雌性黑颈鹤正在沼泽中的巢穴里孵化,雄性黑颈鹤寸步不离守在附近“站岗”放哨。
5月21日,保护区工作人员在依协克帕提湿地拍到黑颈鹤在沼泽区产卵、孵化。尚鹏摄
黑颈鹤是世界唯一生长并繁殖于高原的鹤类,也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颈鹤在我国最北端的栖息地之一,据统计有180只至220只。每年4月初,它们从越冬地回到保护区产卵、孵化;10月下旬,“拖家带口”飞往越冬地。
一场雪后,黑颈鹤夫妇在雪中漫步、觅食。尚鹏摄
21日,雪后的保护区天蓝水碧。大群的斑头雁、黑颈鸊鷉(piti)、棕头鸥,赤麻鸭、绿头鸭、长脚鹬、红脚鹬等鸟儿在湿地觅食嬉戏,黑颈鹤则成双成对在远离“喧闹”区的沼泽区产卵、孵化。
大群的斑头雁在湖泊嬉戏觅食。尚鹏摄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原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室副主任徐俊泉说,依协克帕提湿地是黑颈鹤种群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也是斑头雁等鸟儿重要的栖息地。每年5月,黑颈鹤种群会在这里产卵、孵化,6月中旬幼鸟出生。
黑颈鹤在雪地里觅食。尚鹏摄
为了解黑颈鹤在保护区的活动情况和迁徙路线,2021年,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联手,对黑颈鹤进行专项调研,计划在5年内给30只黑颈鹤佩戴卫星跟踪器。“截至目前,我们已经给7只黑颈鹤佩戴卫星跟踪器,明晰了保护区黑颈鹤从越冬地到繁殖地的迁徙路线。根据卫星跟踪器发回的数据,黑颈鹤每年秋冬季节,从繁殖地依协克帕提湿地一路向南,历时4天,行程约950公里后,来到越冬地西藏林周县。第二年春天,它们再按照此路线原路返回到繁殖地。”徐俊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