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快评丨“枪决通知”不能只是一场“网络狂欢”
侯辉
这两天,一条“上门枪决通知”诈骗短信冲上热搜,笔者身边也有同事“中枪”了。这条短信以喜剧节目都没有的荒诞搞笑效果,在网上掀起了一场群嘲骗子的“狂欢”。殊不知,就在我们对骗子的惊人愚蠢群起而嘲之时,骗子可能正在暗处收网,因为电信诈骗的残忍可怕之处,就在于哪怕是再拙劣的骗局,也会有人中招。
受骗,是一次身心遭受双重打击的痛苦过程;反诈,是一个严肃沉重的社会话题。然而,当骗局成为一场狂欢戏说的时候,其残酷、恶毒的本质也正在被消减与削弱,随之而来的是人们警惕性的下降。这条短信在网上迅速传播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并不是痛斥这种匪夷所思的骗局,反而乐观地认为“这不是诈骗,而是送欢乐”“社会发展真快,‘枪决’都上门服务了”……各种脑洞大开的嘲讽跟评,让这条诈骗短信,成为大家蹭热点、秀智商的娱乐话题。
千万不要低估这条诈骗短信的技术含量,其实质是一种对潜在受害者的筛选,即行骗者试图用降维打击的方式筛选锁定目标。显而易见,在网络上大玩“枪决脱口秀”的人,一定不是他们的猎物,而那些正处于某种艰难境遇中的人、网络知识不丰富的人、对社会变化反应不够灵敏的人……却可能成为骗子的囊中之物。一个心理学研究结论称:再拙劣的谎言也会有25%的人深信不疑。在人口基数庞大的中国,如果用这种方法筛选出25%的受骗者,对于骗子而言,无疑是丰硕的成果。
正因如此,近年来才会有“C罗邀请网民打5万元操控世界杯”“秦始皇给网民发短信要100元解冻黄金”等低级、离谱的诈骗短信。这些不是骗子免费为你发送的欢乐段子,而是他们正在捕捉“入瓮的猎物”。也许在你为“上门枪决”“C罗、秦始皇要钱”捧腹大笑之时,已经有人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甚至是家破人亡。
“枪决通知”不能只是一场“网络狂欢”,而应该是一次“全民喊打”的追击。有关部门要及时亮剑,对这样嚣张的行为必须重拳打击。此外,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编织一张防范打击诈骗的精密网络,绝不能让骗子“总有一款骗局适合你”的陷阱得逞。
相关新闻:
新疆网友收到“枪决通知”短信 网友调侃:回复TD即可取消